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中国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28个行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3-05-30  作者:叶霖莉
2.数据说明

由于在1998年前后,国家对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了全面研究贸易对我国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本文的计量模型将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回归检验:(1)工业品贸易整体上对就业的影响;(2)将中国工业部门按照技术水平划分为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考虑不同工业部门贸易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我国海关对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是以商品为基础,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条编码制(HS),这与工业行业分类采用的国际工业分类标准不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为了获得各行业的进出口数据,本文借鉴盛斌(2009)的方法,对工业行业重新集结,总共得到28个行业的数据,并将这28个行业划分为中高技术产业(包含9个行业)和中低技术产业(包含19个行业)。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因此本文实证采用的是1998-2007年我国28个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

四、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待估计模型(4)是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若用标准的随机效应或者固定效应进行估计,将导致参数估计的有偏性和非一致性,为克服此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GMM)估计回归模型。利用stata9.2统计软件包,采用stata官方网站提供的xtabond2命令执行本文的系统广义矩估计。

(一)整体估计结果

对模型(4)进行估计,从整体上估计工业品贸易对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整体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回归系数

t值

0.3610*

2.4111

-0.0152***

-4.7902

0.0011

1.5165

0.0374**

2.9762

-0.0027

1.0387

-0.0503*

-2.5006

-0.0391

-0.8783

0.2279***

3.9702

0.0427*

2.5214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从表1可以看出,一期滞后的就业对本期就业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3610,说明了工业行业就业有非常大的惯性,这边也说明了静态模型存在偏差,选择动态模型进行回归是非常必要的。

产出的增长对就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当期就业弹性为0.2279,产出的滞后一期对就业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行业经济的增长会带动就业的同步增长,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观点是一致的。

资本积累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就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我国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替代效应弹性达0.0503(资本的滞后一期没有显著影响)。造成这种影响可能是我国工业行业已经进入结构调整的实质性阶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资本积累带动的不再只是产业规模扩张下简单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而是更多的代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简单劳动力需求的降低及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长论文网站大全。因此,随着资本的积累,对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是排斥大量简单劳动力。

出口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而进口则与就业之间存在逆向变动关系,进口增加会导致就业减少。从回归系数进一步来看,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引起就业增加约0.0374个百分点,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引起就业减少0.0152个百分点。但总的来看,进口对就业的影响远小于出口的影响,影响力度只有等量出口的一半。另外,估计结果显示,前期的进出口对本期就业没有显著影响。

(二)分部门回归结果

对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分别进行动态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分部门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中高技术部门

中低技术部门

回归系数

t值

回归系数

t值

0.3743***

6.0203

0.3673***

5.8312

-0.0205***

-6.2991

-0.0364***

-6.9676

-0.0111

-0.6525

-0.0107

-1.0983

0.1061*

2.8297

0.0226*

2.4284

0.0773

2.3464

0.0148

1.5344

-0.0317*

-2.5009

-0.0491

-0.0947

-0.0143

-1.3268

-0.0402*

-2.3684

0.1964**

2.7773

0.3080**

2.9056

0.1435*

2.3238

0.2225*

2.3997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劳动力的滞后变量、行业产出和资本变量对就业的影响与整体估计结果比较相似,而且都很显著,但进口和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部门差异。

工业品出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效应都显著为正,出口的增加促进了就业,这与经济理论相一致。但从回归系数上看,中高技术部门当期的出口弹性为0.1061,滞后一期的出口弹性为0.077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两期的作用远大于中低技术部门的0.0226。(当期的显著性通过,滞后一期的数值虽为正,但不显著,这边只分析当期的情况。)工业品出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具有很强的正向就业效应,主要是因为中高技术部门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其对就业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中低技术部门的出口贸易比较缓慢,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部门的就业增长依赖于国内需求。

工业品进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效应显著为负,说明进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内生产,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这与我们的理论预期较为一致。(两个部门进口当期的显著性通过,滞后一期的数值虽为正,但不显著,这边只分析当期的情况。)但从回归系数上看,进口的就业替代效应在中低技术部门更明显,回归系数为0.0364,绝对值大于中高技术部门的0.0205。中低技术部门在我国属于进口竞争部门,进口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劳动力市场形成冲击,此外,中低技术部门在加工制造中大量进口装配设备,原材料及半成品,形成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进而减少就业。这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中低技术部门就业的影响更大些。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7年28个工业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估计了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对工业行业总体就业的影响,接着进一步将工业行业分为中高技术部门和中低技术部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分别检验这两个部门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以考察工业品进、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行业差异。

整体估计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品出口能够促进就业,工业品的进口则对工业行业的就业有负面的冲击作用,但出口的就业冲击作用高于进口。上期就业对本期就业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工业行业的就业有非常大的惯性;工业行业产出的增长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资本的增长对工业行业的就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业行业存在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

分部门估计结果表明:上期就业、产出变量及资本变量对就业的影响与整体结果比较相似,进出口贸易对不同就业水平的工业部门的影响与整体上是相同的,即出口拉动了就业,而进口增长对就业则是消极的;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存在着不同:工业品出口在中高技术部门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中低技术部门作用较小;工业品进口对工业行业就业的替代作用在中低技术部门表现的更强论文网站大全。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出口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就业水平,出口增长不仅是出口部门就业的源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广泛的产业联动效应影响其他部门的就业机会。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积极促进出口增长,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就业。但在发展出口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尽管出口可以带动我国就业的增长,但近年来我国的出口顺差比较严重,通过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来带动就业会加剧这种失衡。长期来说不能以扩大出口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而应该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发挥其最大的就业效应。

2.正确看待进口的作用,进口虽然会带来就业的替代效应,但进口为国内生产提供技术、设备和稀缺资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完全依靠国内资源获取成功的。只要进口规模和相关政策适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增加有效进口反而可以更多的利用国外资源,引入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并为国内市场提供设备、原料、智力支持,缓解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制约,从而达到拓展生产,扩大就业的作用。因此我国在适度进口的同时应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着眼点,以维护国内进口产业的就业机会。

3.在利用出口促进就业的同时,应看到扩大就业更应该依靠国内经济增长来拉动,因为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非常显著。另外,由于就业有很大的惯性,即如果当期就业大幅减少,就会对后期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力争保持就业的稳定,防止就业大起大落。


参考文献
[1]俞会新,薛敬孝.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2,(10):10-13。
[2]Jean-Pierre SingnaBoyenge.LO database on export processing zones[M].Geneva:LO,2007,(4):893-1014.
[3]高文书.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J].时代经贸,2008,(4):30-35.
[4]周申.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劳动力需求弹性影响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6,(2):31-40.
[5]Messerlin P.A. The impactof trade and capital movements on labor: evidence on the french case [J]. OECDEconomic Studies, 1995,(24):90- 124.
[6]Revenga,A. Exporting jobs:The impact of import competitionon employment and wages in U.S. manufacturing1[J].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255-284.
[7]Greenaway,D. Hine,R.C.and Wright,P.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impact of trade on employment in theUnited Kingdom1[J].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1999,(15):485-501.
[8]Kojiro Sakurai.How does tradeaffect the labor market? 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 [J].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2004,(16): 61-139.
[9]Hashemzadeh,N. The impactof NAFTA on US employmen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job gains and lossesfrom expanded trade with Mexic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1997,(10):1080-1091.
[10]Davidson,C. Matusz,S.Globalization and labor market adjustment: how fast and at what cost[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0,(16):42 - 56.
[11]杨玉华.工业品贸易对工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6,(6):36-43.
[12]胡昭玲,刘旭.中国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32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8):88-93.
[13]盛斌,牛蕊.国际贸易、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就业:对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9,(12):88-94.
[14]高文书.中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系统广义矩估计—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6):25-3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游客购物决策风格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国内游客为例
下一篇论文: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及政策启示_协整分析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最新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市场营销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