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互文性观照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

时间:2015-06-10  作者:李晓平
  译者从各种文本、从自身的知识积累宝库、从文学传统、从大自然、从社会中汲取灵感,使得原文本与译文本相互影响渗透,这样原文影响译文,译文渗透原文,文本的意义就通过这种相互影响与渗透来显现。

 

翻译包含了对原文本互文性隐喻的破译、从现象文本到生成文本的循环阅读以及对译文本的重构历程。在所有的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中,互文性都深深藏匿于其中,越是经典的作品,互文性越丰富。有时连作品中的题目也潜藏着互文性隐喻,也就是因文化特征、文学传统与历史积淀而成的潜文本,倘若译者对文学作品题目、作品内容中的互文性关联一无所知的话,那就会在理解文本方面不够全面,从而不能做出足够的诠释;反之,则会恰到好处地传递原文中的典故原型、引用的经典作品、拼贴戏拟等互文手法。

译者作为前文本(原文)和生成文本(译文)两者间的媒介,用另一种语言将前文本表现出来,履行的是对前文本有意识的二度创作,体现的是一种直接的互文关系。以往的翻译活动描述的是一种符号转换现象,只强调这种行为。而互文性视角下的二度创作则对译者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高质的翻译。我国学者程锡麟借用德国学者Wolfgang Iser的“虚构行为”理论认为,从作者角度来看,互文性的产生首先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前文本—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及文学的等各种前文本进行选择,再把选择的内容—互文本与作者自己的虚构和想像结合起来,纳入新产生的文本中。(程锡麟,1996)由此看来,译者在作为作者时其主体性发挥程度最大。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看出,译者要想有效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深厚的互文性知识对于译者是必须的。然而,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信息的完全再现难以实现。因此,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兼具读者、阐释者和作者三重身份的译者应充分调动和运用自己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互文知识,正确理解原文这一前文本中语言的寓意,然后在译文这一生成文本中寻求与前文本的相互变通,保留其适合各自语言习惯和规律的成分。同时摒弃过度的阐释。只有这样,才能最佳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译出文学之佳品。

参考文献:
[1] B.Godard.“Theorizing Feminist Discourse/Translation”, in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Pinter, 1990, 89-91.11061014.
[2] Dictionary for the Study of the Works of Michel Foucault, updated 03/21/99, courtesy of Lois Shawver,网址:http://users.california.com/~rathbone/foucau10.htm.
[3] Jacques Derrida,“Des Tours de Babel”, in 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5, 188.
[4] Nida,Eugene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with Chales R.Taber). Leiden: E.J.Brill, 1969, 12.
[5] Riffaterre, M.Semiotics of Poetry [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8, 17.
[6]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M]. 3rd ed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8-29.
[7] Susan Bassnett,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Blackwell, 1993, 189.
[8]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 2003,(1):19-24.
[9]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 1996(1):77.
[10]蒋骁华.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8(2):20-25.
[11]利奥塔.《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6-37.
[12]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4-66
[13]殷企平.谈互文性[J ].外国文学评论, 1994, 2:39 -4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古代审美心胸论—浅析柳宗元《江雪》
下一篇论文:概论“牛”语汇历时差异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