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在民间狂欢与主流共名之间—从赵本山到小沈阳文化现象-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王丽丽
纵观赵氏小品二十年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每一部作品都和社会现实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赵本山正是以他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感悟力,体味着改革带给农民的巨大冲击,全景式的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面貌,以最本真的方式关注底层民众的人情冷暖,体现出特有的人文情怀。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尚处于转型期,改革的进程中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暴露了种种弊端。以表现干群关系、抨击不正之风但又流露出“青天意识”的作品,成为赵本山小品叙事策略的核心判断。《拜年》就是此阶段的代表作。《拜年》描写的是一对农村夫妇为了续包鱼塘去乡长家拜年的故事。两人为了能续包鱼塘,可谓煞费苦心,给范乡长戴尽了高帽。原因是乡长的小舅子想仗势欺人,承包鱼塘。当老两口误以为范乡长由于腐败而被“撸”了,赵老蔫以农民的朴实和善良安慰他、包容他。“谁一生还还还不犯点错误啊?犯错误就改,改完再犯,千锤百炼么!”这正反映了人们渴望严格执法,取消特权、公平公开公正的执法的心声。其创作紧扣“主旋律”,将正义批判发挥到了极致,得到了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可。这一主题在《三鞭子》和《牛大叔提干》中得到延续。《牛大叔“提干”》是一部极具社会讽刺意味的作品,牛大叔为乡里学校的玻璃苦苦奔走,而公司的马经理却大吃大喝,面对一桌即将被丢掉的好菜,牛大叔用食指指了半天没憋出一句话来,而就是在这种沉默中,让我们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压力。“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先用盅,后用杯,用完小碗对瓶吹”就是对公款吃喝,资源浪费现象的现形批判,也是对清明政治的强烈呼吁。在《三鞭子》中,赵本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群众对于为民做主的好干部的渴望,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老赵三声鞭响,乡亲们立马到场,这鞭响既是一种警示信号,也是百姓对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的渴望。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可以说是赵本山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山丹丹”组合由此拉开了“白云黑土”系列喜剧小品的帷幕。小品借央视当时最火的节目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做故事场景,在对农村夫妇白云黑土的生活访谈中,展现了改革带给农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俩口忆往昔,想未来,引用毛泽东的诗词“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奏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的主旋律。到了2006年的续集《小崔说事》中白云因为接受访谈已自诩为名人,活在“腕”的梦想中,她与黑土“你装相、我拆台”,笑料百出。最终还是回到“农村小老头小老太太”的真实角色,在东北二人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如果说《昨天今天明天》开创了赵氏小品新纪元,那么《卖拐》系列小品则真正地奠定了他喜剧生涯的霸主地位。赵本山返璞归真将他最擅长的丑角艺术搬上舞台,开始了他的“大忽悠”系列表演。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人们对金钱和欲望有着盲目和狂热的冲动,市场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给不法商贩留下了空间。赵本山扮演的“大忽悠”就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商业欺诈行为。“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尖人忽悠嗫了,能把小两口过的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赵本山极尽“忽悠”之能事,把正常人范伟“忽悠”得晕头转向,最后感激涕零地买了拐,买了车。可惜好景不长,到了忽悠系列的最后一部《功夫》,市场机制逐渐健全,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日趋理性,“大忽悠”组团来到范厨师成立的“防忽悠热线咨询公司”,忽悠手段最终被戳穿,人们在笑声中对诚信经商的理念达成共识。

值得一说的是,赵氏小品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每个小品中都有大段顺口溜的包袱,这样的台词显得举重若轻,双关语和谐音的运用,赋予了小品穿透力和张力,突破了舞台腔和报刊社论式、概念化舞台语言的旧程式,同时使观众与演员达成了默契的相通,开怀一笑之余,体味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此外,赵氏小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当时拥有较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为载体,内容和形式互为支撑,赋予喜剧小品新的文化内涵。同时,脑筋急转弯、智力测验、知识问答等艺术形式的引入,使小品呈现出游戏化、狂欢化的色彩。这种游戏化特征不断升级和衍变,为小沈阳的大红大紫奠定了基础。

三、大众文化的明星制造

20世纪是开放、多元的时代,世俗性是这一时期中国在文化领域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特征。在当下中国,大众文化获得了空前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实现产业化的大众文化,因其活跃、多样和对娱乐功能的肆意彰显,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消费的主流。这个业已无可阻挡的文化现象,借助媒体的力量,无孔不入,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大众文化的整合下,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喜剧也不再是传统的“二人转”表演,在“刘老根大舞台”、长春和平大戏院等演出场地,总能看到现代舞蹈和流行歌曲的表演,这似乎成了东北民俗喜剧表演的必备调料,一方面,我们清晰地看到大众文化对东北民俗喜剧的渗透,另一方面,这也是东北民俗喜剧在市场经济境况下无奈的生存选择。赵本山说:“二人转艺人大多身怀绝技,虽然收入很高,但社会地位却很低,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们是下九流。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纳西族口语中的语气助词_纳西语-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部分文献概述-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