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论文网

时间:2014-12-06  作者:熊亮亮
4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都在从事农业生产,这样便形成了所谓的“隐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隐性失业逐步被释放,使得我国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自身生产力的提高,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便解释了模型2以及其图形。

四、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分析

根据邱东等人的研究,当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问题的难点和本质在于适度劳动力参与率问题。劳动力参与率与劳动力供给密切相关。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意味着提供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则意味着提供较少的劳动力供给。同时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和社会保障密切相关,在较大劳动力供给总量的条件下,过量的劳动力供给不能被社会需求所吸收,其结果将造成较大数量的失业;当大量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参与率较低,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少时,社会上会存在大量的非劳动力人口,加大社会保障的压力。因此,在研究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寻求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具有重要意义。

邱东等人认为所谓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理想的劳动力参与率,在适度劳动力参与率条件下,社会上将存在最适度数量的失业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失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非劳动力人口造成的社会保障压力将达到最低程度,社会将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公式表示为:

GDP=MAX1

1-LFPR=MIN2

LFPR-就业/人口=MIN3

式中,GDP代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1式表示社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1-LFPR代表非经济活动人口率,2式表示非经济活动人口率最低,非经济活动人口对社会保障的压力也最轻;3式则表示失业率最低,失业的社会压力和负面影响也最低。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劳动力参与率即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度劳动力参与率。因此,要解决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就应该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

(二)对策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见,目前我国劳动力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轨时期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一特殊关系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大力提高劳动力参与率来推进经济增长。为此,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应以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为政策取向;相反,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同时统筹考虑失业、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以求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高,发展教育事业可以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为社会积累人力资本,而且在短期可以降低中国劳动力参与率。因此,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教育可以推迟青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同时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发展。

2、扩大劳动力输出

我国劳动力然丰富,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远远低于印度、巴基斯坦等近邻国家,因而劳务输出的潜力很大。扩大劳动力输出,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可以缓解当前国内的就业压力和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

3、适度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力参与率问题的解决

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失业率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增长的快慢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太慢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现有经济资源的利用;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扩大就业,但从长期来看,急功近利的经济过快增长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其结果反而也会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问题,就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发展。

五、总结

根据上述本文的理论分析可知,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论分析和模型却得出的相矛盾的结果,则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力参与所体现的问题。产生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这种矛盾是经济转型的代价;另一方面是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原因。当对两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可知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劳动力参与率要适度。对此,本文给出了三大点对策。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扩大劳动力输出;3、适度经济增长。

附录

1978---2005年GDP和劳动力参与率表

年份

GDP1978年为100

LFPR%

1978

100

83.83

1979

107.6

82.25

1980

116

81.55

1981

122

80.82

1982

133.3

80.58

1983

148.2

80.06

1984

170.9

80.51

1985

193.5

80.68

1986

209.9

80.46

1987

234.1

80.88

1988

260.5

81.59

1989

271.5

81.48

1990

283.0

79.87

1991

308.8

79.44

1992

352.2

79.02

1993

398.4

78.59

1994

448.7

78.16

1995

489.1

79.03

1996

536.8

77.62

1997

582.9

77.15

1998

628.4

77.36

1999

673.5

77.07

2000

730.1

76.82

2001

781.2

77.69

2002

857.3

75.90

2003

967.6

73.89

2004

1139.0

73.23

2005

1304.3

74.0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计算得到

参考文献
1 邱东等著 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 韩泽渝 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山东经济 2006年第三期
4 李子奈等著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2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职院校党员教师人才工程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_知识型员工特征-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