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相关性分析
            | 变量 | 有效样本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均值 | 标准差 |  
            | ROE(%) | 74 | 0.800000 | 33.33000 | 11.17527 | 7.464868 |  
            | HC(年) | 74 | 3.540000 | 7.690000 | 5.558986 | 0.823337 |  
            | AP(万元) | 74 | 5.452105 | 62.73360 | 24.46940 | 13.70356 |  
            | SH(%) | 74 | 0.000000 | 50.68000 | 3.113986 | 9.316958 |  
            | SIZE(股) | 74 | 18.69297 | 23.77711 | 19.94680 | 0.824627 |  由表3相关分析结果可知,高管人力资本平均受教育程度、年平均薪酬、持股比例、公司规模都和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人力资本平均受教育程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只有0.057,这可能是由于很多高科技企业高管人力资本空有文凭而没有接受实质的教育;与企业绩效相关性最显著的是持股比例,相关系数为0.25,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从描述性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高科技企业的高管持股比例并不高,这就充分说明了高科技企业实行高管持股的必要性。 表3企业绩效和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3.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 ROE | HC | AP | SH | SIZE |  
            | ROE | 1 | 0.057462 | 0.171317 | 0.254821 | 0.107107 |  
            | HC |   | 1 | 0.327342 | -0.064534 | 0.201573 |  
            | AP |   |   | 1 | 0.285515 | 0.172302 |  
            | SH |   |   |   | 1 | -0.199396 |  
            | SIZE |   |   |   |   | 1 |  为了消除异方差带来的影响,本文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企业绩效与其高管人力资本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检验,并建立如下模型: ROE=a+b×HC+b×AP+b×SH+b×SIZE+e b、b、b、b—相应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 a—常数项; e—随机干扰项。 回归结果见表4:模型的拟合优度R值为0.99,接近于1,说明解释变量总体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企业高管人力资本的受教育水平和对高管人力资本的激励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比较大。各解释变量的T值均大于2,其与企业绩效均显著相关,说明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很大,所以假设1、假设2、假设3均成立。 表4企业绩效与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4结论与建议
            |   | 回归系数 | 标准误差 | T值 | P水平 |  
            | 常数项C | -13.59744 | 3.6287761 | -3.747130 | 0.0004 |  
            | HC | 0.651660 | 0.188928 | 3.449252 | 0.0010 |  
            | AP | 0.038621 | 0.007919 | 4.877259 | 0.0000 |  
            | SH | 0.166388 | 0.033021 | 5.038801 | 0.0000 |  
            | SIZE | 0.958650 | 0.166156 | 5.769563 | 0.0000 |  
            | Adjusted R =0.99 | F值=19.68 |  4.1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高科技企业高管人力资本的受教育程度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科技企业拥有高的高管人力资本存量的情况下比拥有低的高管人力资本存量时的绩效要高,高科技企业高管人力资本的受教育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2)高科技企业高管人力资本的年平均薪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科技企业运用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高科技企业高管人力资本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科技企业高管人力资本持股比例越大,对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大。 (4)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有一定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资源禀赋理论。 4.2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并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1)高科技企业应加大对高管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加大对高管人员深造和培训的经费投入,提高高管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专业技能。 (2)高科技企业在采用薪酬激励的时候,应该要兼顾效率和公平,避免在高管团队内部产生矛盾。 (3)各高科技企业应该把高管持股,甚至是员工持股计划上升到议事日程,已经有股权激励的企业应该加大股权激励,没有股权激励的企业应实施股权激励。 参考文献1 李嘉明,黎富兵.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 (3):32.
 2 高雷,宋顺林.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2000-2004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7,(3):135-136.
 3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J ].经济研究,2000;3:36-39.
 4 魏立群,王智慧.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4):16-17.
 5 汪金龙,常叶帆.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6):118-11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