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论文

中日企业国际化成长:案例分析与比较-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康荣平
川崎制铁和首钢的真正发展都是在50年代以后,它们在诞生和发展,尤其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是一大批同行业中的先行者的激烈竞争环境。(2)核心技术是“外来的”。这是伴随着上一项特征在技术方面的必然现象。

差异的方面有:(l)基本路线的差异。川崎制铁属于较早国际化的路线。首钢则不同,其先期,主要指1949年到l978年期间,是属于关起门来、以自力发展为主,在企业规模已经壮大到一定水平,即在进入80年代国门打开,首钢才开始其国际化进程。所以,首钢属于自力发展到相当大的程度,再搞国际化的“转折型”路线。(2)活动方式的差异。相比较而言,川崎制铁的国际化显示循序渐进方式,例如:先出口钢材和进口铁矿焦煤,然后在各国设办事处;相隔8年左右才开始对外国矿业直接投资,而且是少数股权;又隔了七八年,才开始在外国合资搞生产企业,直到1989年的合资项目中所持股份才提高到50%。相比之下,首钢的国际化则显示突发和跃进性,例如,在美国刚设了第一个机构才几个月就收购了一个工程技术公司,这作为其初次海外直接投资已经带有某种“跃进性”;在南美洲大陆上几乎没有什么经贸活动的情况下,一下子投资1.2亿美元全资收购了秘鲁铁矿,更是兼具突发性和跃进性的活动。(3)股权策略的差异。在海外直接投资中,川崎制铁坚持以少数股权为主,首钢则以多数股权为主。总而言之,川崎制铁走的是低风险路线,首钢则是高风险路线。我们将上述差异归纳如下(参见表1)。

表1首钢与川崎制铁国际化历程的主要差异

 

基本路线

股权策略

进展方式

川铁

较早国际化。

少数股权为主

循序渐进为主。

北美例:先出口、再设贸易机构、

再合资矿业、再办合资生产厂。

首钢

先关门自力发展到

较大规模后,才开

放搞国际化

多数股权为主

突发和跃进较多。

南美例:没有任何经贸活动的前

提下,投1.2亿美元独资办矿。

二、中国海尔与日本松下

(一)海尔集团

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亏损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事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到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据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的数据,海尔在全球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海尔集团海外发展有以下特点:

(1)海尔是中国常规型海外发展的典型企业。

(2)海尔是中国企业投资新建方式跨国化的代表者。海尔的海外投资采取了以绿地新建为主的进入方式,请见表2。

时间

地点

进入方式

功能

股权

19968

印尼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

合资

19976

菲律宾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等

合资

19978

马来西亚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199711

南斯拉夫

新建

生产销售空调

合资

19994

美国

新建

销售家电

合资

19994

美国

新建

生产冰箱

独资

19999

伊朗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2000

尼日利亚

新建

生产销售家电

合资

2000

越南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

合资

2000

孟加拉

新建

生产销售家电

合资

200011

乌克兰

新建

生产销售空调

合资

20013

巴基斯坦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2001

突尼斯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等

合资

20016

意大利

并购

生产冰箱

独资

2003

约旦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2007

泰国

并购

生产冰箱

独资

表2海尔集团的海外投资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海尔人》近年各期数据整理。

(3)海尔是中国企业渐进方式跨国化的代表者。无论放在中国的范围、还是放在全球的范围,海尔都是一个渐进主义的典型。海尔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还有以下特点:1)地域的角度:由进到远。先是香港(设贸易公司),然后是东南亚,再后是美国欧洲,等等。2)经济文化的角度:从相似到差异。先是在发展中国家里选择了华人经济文化影响较大的印度尼西亚,然后在发展中国家里选择了英语和天主教文化的菲律宾,再后是西方文化的美国欧洲,等等。3)产品/业务的角度:从单一到多样。先是选择与当地公司相比最具竞争优势的一个产品/业务进入,然后再逐渐增加产品/业务。

(4)高度重视合资合作。海尔作为国际家电行业的一个后来者,在至今为止的十几项海外投资中,只有美国工厂、意大利工厂和泰国工厂是独资的,但他们只承担生产职能,营销公司仍然是合资的。在产品设计环节上,海尔同样采取了合资合作的方式。

(二)松下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是日本工业企业战后首批海外直接投资者,并且长期保持着日本企业海外子公司数目最多的第一位置。

二战后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国际化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产品出口阶段,1951~1960年。1951年松下公司开始向东南亚、南美出口干电池、收音机等产品;1953年出口扩大到美国,先在纽约设立了办事处,1954年出口美国收音机,1959年在美国设立了贸易公司。在这个阶段里的1952年,松下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在日本建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引进了飞利浦的先进技术。

2)发展中国家建厂,1961~1967年。1961年松下公司在泰国进行了初次海外投资,与当地公司合资建立生产干电池的工厂,揭开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工厂的序幕。到1967年底,松下公司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了8家工厂。

3)发达国家建厂,1968~1978年。1968年松下公司分别在澳大利亚和法国投资建厂,进入在发达国家建工厂的阶段。1973年松下公司进行了首次海外并购,在西班牙收购了一家小型吸尘器工厂。

4)发达国家建大型工厂,1979~1989年。1979年松下公司在美国投资建设大型彩色电视机制造厂,进入在发达国家进行大项目投资新建的阶段。

5)大型海外收购,1990年起。1990年松下公司耗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音乐公司(MCA),开始大型海外收购。对MCA的收购最后以失败告终。

表3松下电器的海外发展

年份

投资地

股份

产品

196112

泰国

48.6%

电池等

196210

中国台湾

60%

收音机等

1965 9

马来西亚

43%

家电

1996 3

哥斯达黎加

100%

电池等

1996 3

秘鲁

100%

电池

196611

坦桑尼亚

100%

电池等

1967 9

菲律宾

80%

家电

196712

巴西

100%

电池、收音机

1968 2

澳大利亚

100%

音响等

1968 3

法国

100%

收音机等

1970 7

印尼

55%

家电

1970 9

比利时

50%

电池

1972 5

印度

40%

电池

1972 5

加拿大

100%

音响等

1973 9

西班牙(收购)

99%

吸尘器

1974 6

英国

100%

音响等

1979 4

美国

100%

彩电

来源:《海外出企’96》洋新社1997年。

(三)松下与海尔的比较

(1)先谈相同之处,松下与海尔同为各自国家企业海外渐进式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绿地新建进入方式的典型代表,还是合资合作的典型代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煤炭企业工效挂勾考核办法的深化与完善-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企业管理论文
最新企业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