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论文

基于DEA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效率评价-论文网

时间:2014-04-24  作者:张学鹏,金书红

3 年度相对效率分析及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

年份

综合

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规模报酬

投入冗余

产出不足

新产品开发

经费支出

R&D经费

内部支出

新产品

销售收入

专利

申请数

1995

1.000

1.000

1.000

crs

0

0

0

0

1996

0.278

0.524

0.531

drs

43361.809

19206.876

523012.716

76.290

1997

1.000

1.000

1.000

crs

0

0

0

0

1998

1.000

1.000

1.000

crs

0

0

0

0

1999

0.886

0.938

0.945

irs

8019.430

0

121932.234

3.399

2000

1.000

1.000

1.000

crs

0

0

0

0

2001

0.569

0.678

0.839

drs

3526.611

3273.362

229501.027

52.333

2002

0.153

0.369

0.415

drs

53837.601

48457.798

749082.579

100.822

2003

0.699

1.000

0.699

drs

0

0

0

0

2004

1.000

1.000

1.000

crs

0

0

0

0

2005

0.633

0.663

0.955

irs

1327.376

0

184607.76

23.359

2006

0.567

0.805

0.704

drs

10776.720

10581.807

168204.741

31.543

2007

0.211

0.455

0.464

drs

42849.723

36542.523

574193.639

87.532

平均值

0.692

0.802

0.812

三、R&D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计算的结果显示,1995-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1%(表4),其中1999-2002年、2004年增长率接近或超过了30%,其中2000年增长率高达73.8%。1997、1998、2003和2007年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并导致整个时间段内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下降幅度最大的年份为1997和1998年,降幅分别高达43.9%和44.6%,其中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这可能与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下降、生产困难并引起投资减少有关。从分解的结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全部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样本时间段内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2.6%,而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效率变化的年均增长率为-1.4%。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也是技术进步,这与这些行业投资的波动密切相关。

4 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分解

年份

效率变化

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1996

0.941

1.248

0.960

0.980

1.175

1997

0.907

0.618

0.939

0.966

0.561

1998

1.218

0.455

1.134

1.074

0.554

1999

0.950

1.614

0.945

1.005

1.533

2000

0.953

1.823

1.052

0.906

1.738

2001

1.033

1.255

0.966

1.069

1.297

2002

0.966

1.339

0.955

1.011

1.293

2003

0.892

0.712

0.904

0.987

0.635

2004

1.116

1.495

1.148

0.973

1.669

2005

1.093

0.617

1.051

1.040

0.674

2006

1.001

1.209

0.993

1.008

1.211

2007

0.822

0.984

0.940

0.874

0.809

平均值

0.986

1.026

0.996

0.990

1.011

从行业看,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两个行业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其中后者在样本区间内年均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表5);而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R&D活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取得了明显提高,年均增长率高达11.3%,其次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6.4%。决定这种变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对多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负。

5 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影响因素分解

行业

效率

变化

技术

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

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医药制造业

1.000

0.972

1.000

1.000

0.972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0.970

0.931

1.009

0.961

0.90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0.966

1.052

0.978

0.987

1.016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0.984

1.081

0.994

0.990

1.064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009

1.103

1.000

1.009

1.113

平均

0.986

1.026

0.996

0.990

1.011

四、结论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相对效率看,航空航天器制造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两个行业为DEA无效,这可能与这两个行业进入的技术和法制壁垒较高并引起垄断程度相对较高有关,特别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存在着大量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的相对效率整体较低,DEA无效年份高达61.54%,特别是1996和2002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看,样本区间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且波动幅度较大,增长和波动的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而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为负,特别是效率变化出现了年均1.4%的负增长;从行业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近1个百分点,而且决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技术进步,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对多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贡献为负。这些结论与相对效率分析的结果形成印证。

参考文献
1 李军.中国各地区R&D投入效率评估[D].重庆大学.2007.
2 师萍.科技投入制度与绩效评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Coelli T.J. Centre for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CEPA)Working Papers[J]. CEPA Working Papers Department of Econometrics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No.8/96.
4 马京奎,张为民.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 盛昭瀚.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技术产业出口与FDI关系的协整分析——基于台州市1993-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_税收优惠-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企业管理论文
最新企业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