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发机构要与企业相结合,促成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广西桑蚕产业的研究机构要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以人才直接进驻企业的方式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并帮助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对企业生产和市场信息的把握,企业技术中心及时确定技术创新的项目和方向,并迅速把有市场前景和能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科技成果投诸生产,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企业快速占据新产品市场并获得巨额利润,反过来又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研的深入。
3、企业与生产基地结合,吸引蚕农入股
龙头企业要与生产基地结合,变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车间。在蚕农种桑育蚕的过程中,企业要经常派技术人员下到生产基地指导生产,及时把握好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并把基地种桑育蚕的难题及时上报企业技术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科研加以解决。龙头企业要加强对生产基地的管理,根据桑蚕生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用工厂化的管理督促蚕农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蚕桑的品质。为了提升蚕农的企业归属感和责任感,企业要以吸引蚕农入股的方式和蚕农结成利益统一体,以分红的形式进一步激发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4、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适度调控蚕茧市场
对于蚕茧市场,不能完全放开,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发展,及时对蚕茧进行按质定价收购。企业只能根据生产需要来收购蚕茧,而不能做为蚕茧的贩卖者。本区企业生产富余的蚕茧由专业收购机构进行收购。要采取一定的行政遏制手段防止恶意抢购蚕茧,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蚕农为了眼前利益而大量出售毛脚茧。
5、建立多元化的桑蚕产业科技投入模式。
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要正常快速地运行,必须要及时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中,科研和生产都需要一定的资本支持,因而,必须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确保广西桑蚕产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能及时与资本对接,并快速得到市场实现和生产力转化。
七、结论
在承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中,广西要想获得成功,不能仅仅满足于当前桑蚕品种适应生产和蚕茧产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的荣耀,也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种桑育蚕技术和缫丝技术的改进。要从长远和产业的角度出发,打造好独具特色能适应广西桑蚕产业长远发展的技术创新系统,加大产学研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既要加强对桑蚕品种和缫丝技术的研发,也要加大产业融合的力度,争取在桑蚕产业发展中,利用机遇,把桑蚕产业打造成广西的优势和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1年8月;
[2]莫明荣,广西农业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3]牛若峰,当代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4]吕明元,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5]林迎星等著,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6]仇坤,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服务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