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论文

国内竞争环境变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_论文服务

时间:2013-02-06  作者:杨红云
4 国际金融危机

4.1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挑战或困难

4..1.1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遇到了四方面困难:第一论文服务,危机导致信贷紧缩,大量资金外流,严重打压了我国各地区,尤其是新兴快速增长地区的发展势头;第二,失业和企业萧条使得工人收入减少,从而减少了总需求;第三,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产业升级与迁移导致发达地区的产业空心化;第四,制造业西移导致了结构性失业。[20]

4.1.2产品成本增加削弱了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国际需求疲软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减少、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50个成员国和地区中,我国是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也已成为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应对我国产品的方式。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形成更多的壁垒,包括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标准、加大反倾销审查力度、增加配额和出口退税等。[21]

我国制造业陷入困境还表现在采购经理指数持续上升,见下图[8]

综述

4.2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机遇

4.2.1国际金融危机凸显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值持续下降,各项统计均创下了各国历史下降幅度之最。英法美日,这就凸显了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优势、生产因素优势、国内需求优势。

4.2.2国际金融背危机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契机

通过引进、消化后的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可大幅度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在产业技术上的差距。它可促进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国内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金融危机也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抄底国外战略性基础产业的机会。

5 国内制造业过度竞争

严重的、无序的竞争和过度的盲目重复建设,无法在动态竞争博弈中实现“共赢”的良好结局,只会在某种程度上消耗彼此的发展实力。申力[10]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问题研究》中深入研究了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的现状。过度竞争是指数量众多的市场实力相当的企业在争夺同一个市场时,在该市场的成熟阶段表现出来的以价格战(或者是变相的价格战)为主要行为特征的竞争状态。

5.1过度竞争存在的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中资源在各部门、企业间的流动转移是充分的,存在“价格负反馈机制”,只要存在有效的竞争市场即使出现过度竞争也只是暂时现象,因为市场会通过“价格负反馈机制”进行调节。然而在现实市场经济中无法满足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完全市场竞争的苛刻条件。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交易费用、个人有限理性、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都将削弱“价格负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过度竞争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客观性。

文章把市场经济中过度竞争存在区分为三个方面:成本非对称伯川德竞争、企业策略性行为、产品差异化,并对其运行机制理论依据进行研究。从有较强约束条件的成本非对称伯川德模型为起点,逐步放宽条件引入产品差异化,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度竞争存在的可能性。

5.2 过度竞争产生的条件及表现

两方面的条件是促成过度竞争产生的必要因素:一、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低端化、行业集中度低或行业推出壁垒强,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原因难以形成差别化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二、外界环境抑制产业内资源、信息顺畅流动,增加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市场退出壁垒。过度竞争在结构上表现为行业集中度低或者行业退出壁垒高,在行为上往往显现为过度价格战和低效率策略性博弈论文服务,在绩效方面出现行业企业低利润、组织不合理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5.3 制造业过度竞争

中国当前制造业竞争力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一、中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猛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二、中国制造业中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长足进步,但仍处于低端劣势地位;三、中国制造业缺乏自由技术和创新力,经济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四、中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待改善,行业内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下,缺乏必要的融合。

正是由于我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力,使得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表现为产业组织低级化,规模小集中度低,经济效率低,从而导致产业内企业缺乏研发能力、产品同质,过分依赖于价格竞争单一手段。无法否认我国制造业的这种现状符合过度竞争出现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而恰恰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体制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仍不规范,法律体系不完善,使得外界环境抑制产业内资源、信息顺畅流动,使交易成本高等,因此过度竞争出现的两个条件均得到满足.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业中确实存在过度竞争问题。

6 区域软环境

范钧研究了区域软环境对制造业的影响。区域软环境即“特定区域内可随人为干预而改变的非物质产品形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集合”,包括政府服务、社会文化、商业法制、市场环境、教育科技、金融服务等要素。范钧以浙江制造业为例对区域软环境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11]

6.1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

研究以浙江省内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7个地市级行政区域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为样本。主要采用自述方式(Self-Report),以6点式Likert量表形式,对区域软环境和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各要素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所得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并对假设进行检验。

本研究在系统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软环境的中国背景和中小企业的规模特征,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来源的区域软环境新视角。并通过对浙江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确立了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要素作用模型,系统验证了六大区域软环境要素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各要素的具体作用路径和不同表现形式。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与区域软环境相关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6.2研究结论

研究的主要结论具体如下:(1)区域政府合理的扶持政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市场弱势问题,并提高其获取财务资源和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的效率;(2)先进的区域社会文化为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培育提供潜在动力,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发展壮大,这一作用有减弱趋势;(3)健全的区域商业法制为中小企业关系资源的公平获取和合法使用,提供积极的制度保障和市场规范;(4)良好的区域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关系资源获取和管理能力培育,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区域市场环境对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正向影响尚未完全显现;(5)区域教育科技环境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运用外部知识的主要源泉和有效载体,并推动其人力资源、企业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培育和积累;(6)良好的区域金融服务环境可通过扩大资本要素的有效供给,对中小企业财务资源获取发挥积极作用。

6.3研究的实践意义

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模型的确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指明了区域软环境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获取和保持的两条可行战略路径。路径一为区域政府组织通过创建良好的区域软环境论文服务,来促进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路径二为中小企业通过实施环境战略,来实现自身竞争优势。

7 小结

对于本综述所涉及的主题,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国内竞争环境,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企业自身内部环境(条件),不管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而且国内环境离不开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国际环境会通过国内环境的媒介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既带来挑战、机遇,也会带来一定的困境、阻碍,等等。企业只有对身处其中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排斥障碍,抢抓机遇,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杨红云(1971-),女,湖南桃源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Guo Bin. Technology acquisition channels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 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 ofChinese large- and medium-siz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DB/OL]. ResearchPolicy 37 (2008) 194–209.
[2]RoyC. P. Chung ,W. H.Ip , S. L. Chan. Impactsof the overheating economy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DB/OL].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9) 43:1133–1143.
[3]胡国良.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6):50-54.
[4]黄凌云,鲍怡.制度特征、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11):22-29.
[5]李金华,李苍舒.国际新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悖论与解困之策[J]. 上海经济研究,2010(4):3-11
[6]程斌.基于世界制造业转移大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D]. 河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7]田侃.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7年3月中旬刊,262-263.
[8]成健、王亚敬.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对策[J]. 中国物价,2009(5):68-70.
[9]赵群,张翔,李青绵.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制造业发展路径[J]. 现代制造工程2010(2):147-151.
[10]申力.中国制造业过度竞争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1]范钧.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制造业为例[J]. 科研管理,2010(2):105-112.
[12]余典范、干春晖.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47-57.
[13]张光录,邵慰.基于制度分析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10):296-297.
[14]孙少勤、邱斌.制度因素对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2):23-33.
[15]周应堂,刘霞,杨红锋.浅析企业文化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J]. 科技管理研究,2010(19):232-238.
[16]李钢,梁泳梅.中国制造业企业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判断——企业问卷调查报告[J]. 经济研究参考,2010(28):28-64.
[17]]陈丽新.从内外约束条件论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J]. 开发研究,2010(3):33-36.
[18]雍兰利,叶微波.21世纪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空间约束[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62-64
[19]李隽波.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6(11):34-361
[20]杨风禄、潘啸松.产业经济、反垄断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0.
[21]靳晓东.从金融危机谈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战略构建[J]. 商业时代,2010(30):110-11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探析_年薪酬
下一篇论文:十二五后看国企上市重组_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企业管理论文
最新企业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