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杏鲍菇“速转”高产栽培及高效加工-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张时,汪尚法

论文摘要:杏鲍菇“速转”高产栽培及高效加工-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杏鲍菇,速转,高产,栽培,高效
 

杏鲍菇是一种大型肉质伞菌,其菇柄肥厚,质地脆嫩,味道纯正,保质期长,市场售价较高,栽培效益较好。但常规栽培转化率较低,特别是后期产量很低,若采用“速转”即快速转化新技术栽培,有很多优点:一是菌龄可缩短10天左右,转化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100%以上;二是有利于实现半机械化操作,省工节本增效;三是杏鲍菇商品性好,售价高;四是易管理;五是产量高,特别是后2潮菇产量可是常规栽培的1~2倍。其主要栽培技术是:

一、选用良种。选用纯化的PLeura菌株。该菌株菇体单生或丛生,单菇重100~150克,菌龄50~65天,出菇温度5~20℃。

二、栽培料组成。棉籽壳60%、木屑18%、麸皮20%、石膏1%、过磷酸钙1%、或者木屑76%、麸皮22%、石膏1%、过磷酸钙1%。木屑最好采用阔叶木屑,用粉碎机粉碎。松、杉的木屑也可用于栽培,但应控制在干料总量的10%以下。木屑经预堆后,可提高栽培效果。

三、制袋时间。杏鲍菇在20℃左右才能出菇,自然温度以旬平均温度20℃为标准,倒推70天左右为适宜的制袋期,一般控制在春秋两季出菇为宜。最好采用原种接种栽培,原种菌龄以40~45天为佳。

四、装料灭菌。选用5丝厚的15厘米×55厘米的聚丙烯袋装料。规模化生产宜用装袋机操作,可比手工装袋提高工效3倍以上。每袋湿重1.8~1.9千克,折合干料0.8~0.9千克,含水量50%左右。为确保灭菌彻底,减少污染,装袋前一天,需把培养料预湿发酵1天。采用常压灭菌,100℃恒温中保持10小时。若不进行发酵,100℃灭菌需16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及时出锅,转移至接种室进行冷却。

五、消毒接种。规模化生产一般在接种室接种。接种前将菌种、扎绳、套环、外袋、接种工具与菌棒一同放入室内,用菇保1号等消毒剂熏蒸12小时以上。6~7人为一组进行操作,双面四穴接种,接种后套外袋,移至培养室码堆,每3~4层为一堆,接种口朝向侧面进行发菌管理。

六、控温培养。培养室内控制温度在28℃以下,3天后可观察到菌丝萌发,7天后刺孔增氧,全程刺孔3~4次,这样能缩短菌龄10天。经过30~35天的发菌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菌袋。菌丝发满后,再培养20天,后期适当增加散射光刺激,有利于促进原基的形成。一般经过45天左右的培养,即可见到部分原基的显现。

七、出菇管理。当原基形成后,需将菌棒搬入菇棚进行出菇管理,菌棒可码5~6层,最好采用层架式出菇,菌棒并排摆放,用刀在显现原基的一面隔5厘米划两道纵向的口子,刺激原基的大量发生。当形成4~5个较大的子实体时,向地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至85%~90%。但不能直接向子实体喷水,以免菇体受到病害侵染。一般可出4~5潮菇。第一潮菇产量最高。每潮菇采收后调换出菇面并划口。二潮菇采收后可参照平菇袋栽方法进行补水,不仅菇质好,而且产量较高。但为延长保鲜期,采前一天要少喷水。

八、适时采摘。当杏鲍菇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用筐、匾等分级采摘和存放。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出口菇要求菌盖在4~6厘米、柄长10厘米左右。国内市场要求不严格,一般商家要求:菇柄长5~9厘米或6~12厘米,柄粗2~4厘米、菌盖比菌柄要小一些。采收第一批菇后培养相隔14天左右,再可采收第二批菇。

九、适时销售。鲜菇可直接在市场上按等级进行销售。杏鲍菇肉质肥嫩,菌柄、菌盖、口感较好,风味独特。与一般菇类比较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在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时可放置5~6天。15~20℃时可保存2~3天不会发生变质。

十、高效加工。加工是保证商品菇质量的主要环节,也是保证栽培效益的关键。

1、制干。杏鲍菇适合烤干,干品风味极好,口感脆、韧、鲜,因菌盖、菌柄肉质厚整朵很难烤干成为合格产品,所以烤干之前需要把菌柄和菌盖切片,之后根据食用菌产品烤干要求进行。干品白至奶油黄色,外观好。

2、制罐。杏鲍菇因口感脆,不像平菇等煮熟后易烂和破碎,把它切片后制成罐头风味极好,仍保持脆嫩特色。制罐加工法与其它食用菌的罐头制作方法相同。

3、盐渍。具体规格质量加工方法按收购单位要求进行。一般盐渍方法:将菇体按要求标准整理好后,分级之后放于开水锅中(用铝锅,不用铁锅)水煮,煮熟的标准是:掰开菇体无白心,煮熟后立即捞出迅速用冷水冷却,彻底冷却后用筛子控去多余的水分。再按菇体与食盐重量比例即1千克菇体加0.5千克食盐,一层菇体,加一层盐进行盐渍。盐渍10~15天进行倒缸一次以便盐渍均匀,防止腐败。为防止盐红菌繁殖造成腐败,最好用精制盐或把粗盐碾碎成细盐,细盐用铁锅炒30分钟左右,进行灭菌后再用,也可用饱和食盐水盐渍,饱和食盐水盐渍质量较好。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黄鳝仿野生配套高效养殖-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土鸡林果地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