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黄鳝仿野生配套高效养殖-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佚名
为了避免黄鳝出穴集群争食,食台应适当分散,多设几个。定时:按照黄鳝的生活习性,投饵一般应在傍晚后进行。

3、水质管理。引用水源必须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确保无异味,无污染,无残留农药。鳝池水质要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当水质严重恶化时鳝鱼前半身直立水中,口露出水面呼吸空气。发现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加注新水解救。为防止水质恶化,一般每5~7天换水1次。夏、秋高温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增加换水次数。注入池中的水温差不能超过5℃,否则黄鳝因温度突变引起感冒而死亡。水位春、秋保持15~20厘米,高温时保持25~30厘米。

四、病害的综合防治

仿野生配套养鳝虽然黄鳝抗病力强,患病相对较轻,但病害仍是黄鳝人工养殖中的主要难点,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防治。养殖黄鳝首先要了解鳝病发生的原因:一是因受伤害而发病;二是因水温骤变而发病;三是因水质恶化而发病;四是因寄生虫侵袭而发病;五是因细菌、霉菌感染而致病;六是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发病。必须区分上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1、鳝池消毒。对老鳝池要在秋、冬挖去淤泥,并经冰冻、曝晒,促使池底池土疏松,加速腐殖质分解。对新、旧鳝池都要用生石灰消毒。因生石灰遇水产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能,产生具有强碱性的氢氧化钙,在短时期内使水pH值迅速升高到11以上,从而能杀死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和水生昆虫等敌害生物,同时能保持池水呈微碱性,既改良水质和池底土质,又有利于鳝鱼的生长。

2、鳝体消毒。鳝苗入池前,首先要做好药浴消毒,以杀死有害病菌和寄生虫等,消除运输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体表轻度感染性炎症,常用药物有3%~4%的食盐水,或每吨水10克漂白粉,或每吨水8克硫酸铜,或每吨水10克~20克高锰酸钾,将水和药物倒入盆桶中,浸入鳝种,药浴10~20分钟。野生鳝种肠道内有棘头虫等肠道寄生虫,可在正式投饵前每100千克鳝鱼用“肠虫清”4~5片拌饵投喂。

3、生物防治。一是在生长旺盛季节每半个月左右要进行1次药物预防,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5克或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二是在每个养殖池内放养5~6只蟾蜍(俗称癞蛤蟆),可对梅花斑等病害起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三是如发现养殖池内有黄鳝发生梅花斑病时,用1~2只蟾蜍(网箱面积大,可多用几只),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天后即可痊愈。

4、药物治疗。目前生产中出现较多的病害主要有水霉病、梅花斑病、寄生虫肠炎并发症。具体症状及防治方法如下:水霉病流行于春、秋两季,霉菌孢子吸取鳝鱼体表养料,向外长出绵毛状菌丝,在体表迅速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药物治疗:浓度均为0.04%的小苏打和食盐溶液混合,全池泼洒。感染梅花斑的病鳝,背部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梅花状斑块,发病季节一般在夏、秋季节,此病危害不太严重,若发生只需用癞蛤蟆剥皮绳拖即可。寄生虫肠炎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毛细线虫、棘头虫等寄生于黄鳝体内,导致肠炎病。患病黄鳝表现为鳝体瘦弱,食欲锐减,严重时有挣扎滚动、疯狂窜游现象。这是由于毛细线虫寄生于黄鳝肠壁粘膜层,破坏肠壁组织,并形成胞囊引起肠炎,肛门红肿,病鳝5~7天内死亡。该病是目前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死亡率可达60%以上。防治方法:定期驱虫,每10kg黄鳝用阿苯达唑片200mg或左旋咪唑片25mg拌饵料投喂,每一疗程连喂3天,每隔30天用药一疗程。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河蟹青虾名贵鱼生态高效混养-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杏鲍菇“速转”高产栽培及高效加工-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