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农民大规模转移下中国农村生产力的重组与对策_农业生产力-论文网

时间:2014-09-09  作者:杨先明,袁帆,张国胜
在云南的全部水库中,80%为病险水库。雨季的时候根本不敢储水,担心溃堤!可见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负责任的建设和维护基础设施的主体,以及稳定的资金来源。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公共物品,显然依靠农业生产者难以实现有效的供给。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和条件,其供给不足势必影响到农业生产力的重组。

三、我国农业生产力重组的目标、重点与对策

我国农业生产力重组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目标就是要通过生产力重组,农业变成行业分工体系下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平均利润与平均工资的现代产业。实现这个目标后,农业将具有与工业、服务业同等的经济效率,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内生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近期目标,如“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生产力重组,实现农业发展由短期补贴的政策驱动向市场竞争的价格驱动转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劳动者的个体素质有效提升,基本消除“弱质”农业劳动供给的现象;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与组织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手段显著改善,机械化、资本化、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农业生产力重组对提升农业的内生发展机制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推进:

第一,加大农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培育,推行中坚农户注册制。伴随农民大规模转移与农业劳动者的“弱质化”,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就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重组的重要内容。基于“弱质”农业劳动者的供给仍然过剩的现实背景,加大农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培育在近期内只能是集中资源,有重点向那些能够开展规模化生产并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农民倾斜,将其培育成农业生产经营的中坚农户。所谓中坚农户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地资源与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够开展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与此同时,为了强化中坚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并提升其生产经营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推行中坚农户注册制,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国家各种支农投入与优惠政策向注册的中坚农户集中。现阶段推行中坚农户注册制首先需要明确注册农户的主体只能是已实际开展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的中坚农户;其次需要明确中坚农户的注册机构,可由各级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的下辖农经站(中心)主管此项业务;最后需要规范注册机构与注册的中坚农户在经济往来中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确保国家的支持政策与注册的“中坚农户”所提供农产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对农业资源保护之间的匹配等。

第二,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转型,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地资源的碎化与闲置,就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转型,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首先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转型,通过“强化权能、界定边界、培育市场”推动农村土地市场化程度,即使通过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在进一步明晰国家、集体与农户的土地权利边界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主导与资源配置功能,着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土地资本市场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市场,引导零碎土地与闲置土地向中坚农户集中。其次要是以土地制度的转型为基础,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我国发展农业需要走专业化道路,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其原因是人多地少的客观性现实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现大规模的农场制,而不同地区农地资源的异质特点也决定了东北平原、云贵高原与中部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可能同质化。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只能是基于异质区域的特点与市场竞争的诱导,实行适度规模化。

第三,强化农业生产经营的分工与协作,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如何实现“中坚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既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关键,也是农业生产力重组的重要内容。根据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服务环节建立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有效的形式。这种合作经济组织是其成员的利益共同体,以为成员服务为宗旨。现阶段,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组织首先就需要依靠市场力量,按照自愿、民主、互利等原则,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其次需要整合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专业化与职业化,提高经济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然后是需要规范工商、税务、农委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权限,明确农委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其管理权利与指导义务;最后是尽快完善专“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从法律上规范与引导专业合作组织的持续发展。

第四,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快生产手段的资本化与技术化进程。伴随农业劳动者的中坚农户化与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力的重组必然要求以开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的资本化与技术化进程。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农业废弃物活性炭的制备及孔隙结构分析-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意大利早红苹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_优质-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