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游率的调查中,有64人会向亲友推荐此地,有47人不会向亲友推荐此地,另有77人不确定。在一年内重游此地的仅有17人,占调查数的9%,不会重游此地的人有113人,高达60.1%,另有30.9%的人表示不确定。
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重庆乡村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产品单一,乡土味不浓,体验性和参与性不强。
目前重庆乡村旅游开发单调,产品雷同严重,乡土味不浓,不能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垫江开发油菜花节之后,潼南也开发了油菜花节旅游项目。两地面对的目标市场均是重庆主城市民,而旅游产品上又没有差异。此后,各地便大做花季文章,例如永川的黄瓜山梨花节,垫江的牡丹花节,潼南的油菜花节,走马的桃花节,涪陵大木花谷的葵花节,这种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在开发时候没有精心策划,缺少发展的支撑点,所以吸引来的游客往往拍拍照就会离开。各地为了造取声势,往往花高价请明星演出,却依然忽略了其旅游产品的本质,游客驱车看一场演唱会就返回,事后回顾此次旅行,通常又会索然无味。
重庆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比较丰富,但是以此为主题的有名的旅游产品寥寥无几。而目前重庆的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论是永川黄瓜山百里果香还是北碚金果园生态旅游区,其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农家乐”的基础上,以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为主,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不够。
这种旅游停留在浅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后果往往不能让游客通过体验和参与而达到真正放松身心的目的,结果往往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点重游率低。
第二,基础设施落后,重复建设。
乡村旅游主要目标市场是周边城市居民,他们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道路,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因此,自驾游旅游者是这一市场的重点市场。重庆交通在近年有长足发展,但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在许多景区游客因找不到停车位而早早返回。在永川的茶山竹海,洗手间很少,甚至连休息的地方,如石凳,木凳就很少看见。在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上山游览的路上没有提供相应的设施以供游客休息(仅在山顶上修建一个供休息的凉亭,前提是先要爬一段较陡且滑的乡间石梯);在从停车场到山的最高点恺之峰牡丹园沿途路上没有见到垃圾桶,垃圾“散落”在路的两旁,在整个景区中没有看到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沿途的垃圾进行清扫,给游客留下了极差的印象,使旅游者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出门旅游、放松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
从前面表1可以看出,重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还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倒致接待量不能达到饱合,各种类型乡村旅游的接待设施接待量总合为2241.5万人次,但实际接等量仅为64.9%(1454.5万人)。
这也是因为许多地区一旦发展乡村旅游,便会有大量外地投资者、当地农民抢入市场,自由竞争的过程往往是经营户之间为争抢客源,相互压价。在南山,农家乐经营者们为了竞争,不断降低服务品质,当地名菜“泉水鸡”原材料也由“土鸡”变为“饲料鸡”,这种无序竞争的结果致使许多原本生意红火的农家乐生意门可罗雀。
3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3.1合理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针对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着布局散、规模小、无特色、档次低等不足,应通过合理规划,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建立起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区,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同类产品之间的恶性竞争。如针对消费层次较高的游客,乡村旅游产品应丰富,应挖掘其文化特色,配套设施也应档次较商,如住宿设施内可配上宽带等。针对老年银发市场,应强调其养生、自然的田园风光,针对学生及青年市场应强调其参与性与实践性。具体而言:
第一,开发以生态农业为主的旅游产品区,以大片生态田、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园林园艺、水产养殖等为主要旅游产品内容。发展这类旅游产品要以农业为主、以旅游业为辅,开设水果采摘、农耕劳动等活动。
第二,开发以水为吸引物的农业度假类旅游产品区。重庆境内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江河纵横,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星落密布,为开展各种层次的水边度假旅游提供了条件。
第三,开发以乡村文化化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区。重庆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发展中保持了较好的民族特色,如铜梁龙、秀山花灯、川剧、土家摆手舞等。此类旅游区的发展主要以节庆为主,重点以打造品牌为主。
第四,开发以古镇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区。重庆地区古镇多,虽面积不大,且保存不算完整,但有巴渝特色的古镇依然可以吸引怀旧类的旅游者。
3.2产品突出地方人文特色,保持原汁原味
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目的是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