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题外的中文正文采用12号宋体简体字打印,英文正文和数字用1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2、表格:表格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表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引用表格应在表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范例请参见附录八。)
3、图:图中标注、图题可用中、英任一种文字,亦可采用中英文对照。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按章顺序号,如“图3-2”为第三章第二图。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标注分图号,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照片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范例请参见附录八。)
4、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公式后应注明序号,按章顺序编排。(正文部分详细的格式要求请参考《第四篇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第十一条 参考文献(或资料索引)。中外文参考文献是论文正文中引用文献的集中反映,附于文末。学位论文中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实事求是,论文中引用和参考的文献必须列出,没有引用和参考的文献一律不能列出。(参考文献详细的格式要求请参考《第四篇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第十二条 附录。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制度及说明等。
第十三条 后记(或致谢)。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论文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第二部分 硕士学位论文的印制规格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以及校研究生院有关文件精神,对专业学位论文印制规格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 论文尺寸、页边距和行距
1.论文用A4 (210×297mm)标准大小的70磅白纸打印;
2.论文在打印时,纸张四周留足空白边缘,每页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分别留边25mm以上。邓小平理论论文
3.文中行间距设定为1.5倍(以方便论文审查者作加注与修订用)
4.论文制作时不须页眉
第二条 印刷版面与封面
1.论文采用双面左右切齐印刷,只有页数少于100页者,可单面印刷。
2.论文封面统一用120克铜版纸,封面底色为白色。
第三条 页码的编印
“论文英文题目”、“郑重声明”、“目录”等不标页码,从“中文摘要”到“引言”的页码以罗马数字(即i、ii、iii…) 编印;正文开始则以阿拉伯数字(即1,2,3,…)编印。页码打印于每页页脚,并居中。
上述两种页码,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12号字编印。
第四条 标题的层次编序、位置与字体。
1.论文标题层次编序图示:

1.论文撰写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用标题层次,标题层次并请字体加黑。
非章节标题而又需条列叙述时,可不依标题层次的限制,只需前后使用一致序号即可。
2.各层次标题的位置与字体:(1)各章开头应独立成页;(2)各章标题居中,用18号黑体;(3)各节标题居中,用16号宋体加黑;(4)节次以下的一级次标题左切齐,用14号宋体加黑;(5)节次以下的二级标题左切齐12号宋体加黑;(6)节次以下二级以下的标题,标号前要空两个字符,用12号宋体,后面直接写正文,不另起头。正文中有表示层次的内容,可直接在正文中表示。(7)标题外的中文正文采用12号宋体简体字打印,英文正文和数字用1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第四篇 硕士学位论文的书写规范
第一部分 文中注释
第一条 注释主要是对论文中直接引用的相关资料的原文、原图或表的详细说明。专业学位论文中,对别人观点的引用,应使用页下注(脚注)方式,不使用哈佛著录法(直接在正文中夹注,例如,“…… (德鲁克,2002)”等)。注释在正文中用方括号上角标 [1]、[2]……等依次编号进行标注,同时在该页面下方作脚注。论文页下脚注的编号应与正文中标注的编号一一对应。若在同一页文中再次引用该文献,仍需在引用处依次编号加上角标,并在脚注中说明,如“[2]同上文[1]”;或直接在行文中说明,如“本结论与文献[1]相同”。每一脚注需另起一行。各类文献注释请遵循以下格式。
第二条 对于非连续出版物,注释格式以下:
1、一般著作的顺序是:[序号]作者(编者)/篇名/出版物名/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1]金岳霖:《论道》,商务印书馆,1987,第4页。
[2]休 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27页。
[3]白长虹:《顾客价值论:市场导向的服务企业管理模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第10-13页。
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是:[序号]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如:
[1]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页。
[2]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3]李鹏程《序言》,《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页。
3、古籍标注顺序一般是:[序号]责任者/书名/卷次;或者,[序号]责任者/篇名/部类名/卷次/版本。例如:
[1]王夫之:《周易外传》卷5。
[2]杨 时:《陆少卿墓志铭》,《龟山集》卷34,《四库全书》本。
如果需要,作者前也可标注朝代名。例如:
[1] [晋]慧 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5。
常用古籍可不注编撰者和版本。例如:
[1]《孟子·公孙丑上》。
[2]《史记》卷25《李斯列传》。
第三条 对于连续出版物,注释格式以下:
1、期刊的顺序是:[序号]著者/篇名/期刊名/年/期。例如:
[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周荫棠:《为读一部史书运动进一解》,《斯文》第2卷第4期(1941年12月1日)。
2、报纸的标注顺序是:[序号]著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例如:
[1]周 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2]《晨报》1924年7月2日。
第四条 对于未刊文献,注释格式以下:
1、标注顺序是:[序号]文献标题(用双引号)/时间/藏所/编号。例如:
[1]“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北洋档案1011-5961。
[2]“陈云致王明信”,1937年5月16日,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495/74/290。
[3]陈序经:“文化论丛”手稿,南开大学图书馆藏。
第五条 引证外文文献,原则上应以该文种通行的引证标注为准。
引证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如下:依次注明作者姓名(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书名/卷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5/1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