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推广

时间:2011-04-1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在会计工作中,确认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从而确定其损益的标准,称为会计基础或会计核算基础。现行会计核算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模式,收付实现制是指会计主体在某一期间内收到的现金与付出的现金之间差额的财务结果,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为标准。199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基础并行方式,即对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活动(事业活动)核算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核算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

 

在会计工作中, 确认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从而确定其损益的标准, 称为会计基础或会计核算基础。免费论文。现行会计核算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模式, 收付实现制是指会计主体在某一期间内收到的现金与付出的现金之间差额的财务结果, 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为标准; 权责发生制指会计主体在某一期间内取得的经济收益与消耗的经济资源之间差额的财务结果,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权利已经形成和义务已经发生为标准。1998 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基础并行方式, 即对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活动( 事业活动) 核算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 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核算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实施这两种会计核算基础并行方式在原有预算管理模式和会计环境下对加强我国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情况非常复杂, 分类庞杂,既有收入依靠全额或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也有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还有经营型事业单位; 既有公益型事业单位, 又有履行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统一采用收付实现制存在明显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服务型政府职能角色的确立,对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意识的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必须全面、准确、及时反映资产负债信息,收付实现制本身的特点决定它无法很好的适应可核算的公共管理的要求,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从收付实现制发展为权责发生制( 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将是一种趋势,本文主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事业单位现行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的弊端

1、会计核算不真实, 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现行的事业单位核算制度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与原值严重背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背离的程度越来越大,使净资产指标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的现实状况;造成账实不符,对资产无法充分利用。免费论文。

2、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单位的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务风险。收付实现制以款项是否收付为标准入帐,当收益实现和收到款项时间不在同一期间时,会计记录便不能代表当期业务活动的真实结果,同理,当费用发生与支付不在同一期间时,会计记录也不能正确反映当期业务活动所支付的代价。因此,收付实现制不能公正、客观地核算成本和反映运营结果。

3、不能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收付实现制在投资时作一项资产的增加和另一项资产的减少,到收回时才一次确认为收益,也不计提减值准备,无法反映各期的投资收益,有的长期投资在几年内只反映其成本,不能反映投资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加强投资管理,评价投资的效益。

4、会计报表信息不完整,项目列示不科学。比较严重的有:基本建设支出不在财务总帐中反映,而是单设基本建设帐,总帐上只是反映一个结转自筹基建数,在建工程的进展情况、投入情况无法知晓;另外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中同时反映收支项目,既不符合资产负债表作为静态报表,不应反映收支类科目的属性,又因重复列示而无意义等等。

5、 成本核算不规范,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缺乏详细的规定, 不利于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和绩效评价。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应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理由

1.有利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有效控制财政支出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首先, 收付实现制侧重于对一个财政年度内资金拨付额“不超预算”的控制, 有利于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控制财政支出。其次, 权责发生制基础不仅反映当期的财政结果, 同时抓住当期决策的长期结果, 有利于管理和监督公共资源, 并使它们得到优化配置。最后, 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可以提供增强财政长期支持能力方面的信息, 从而优化政府的中长期决策。

2.有利于政府加强负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和提高绩效。免费论文。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不能全面反映政府债务, 只能在偿还当期( 支付时) 予以确认, 本期应承担而在未来期间支付的债务及利息无法反映, 往往低估了财政风险。而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包括了事业单位运营各方面的综合数据, 如资产、负债、净权益、收入、支出等, 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各种风险情况, 加强负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3.有利于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 政府职能和财政体制有了不少变化和发展, 权责发生制适应了这种新形势。符合国际惯例, 有利于政府“入世”和应对国际竞争, 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具体策略

1.改革应遵循逐步渐进的原则,从国外大多数国家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会计权责发生制的转换, 应采用“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 分步骤地开展。这样的步骤既能弥补现今收付实现制会计对当前财政相关改革的不适应性, 又有利于为后续改革打下基础。

2.应采取先支出后收入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基础既用以确认与计量收入, 也同时用于确认和计量支出。然而, 从国外会计改革的经验来看,相对于支出方面而言, 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计量和确认收入的难度更大, 适应性则稍差(部分原因在于收入的不确定性高于支出的不确定性)。因此, 权责发生制基础应先应用于确认和计量支出, 随后才应用于确认和计量收入。

3.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及继续教育, 使其对各种会计基础的含义、利弊和适应性有足够的认知。在会计职称考试中, 考虑单独设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师考试, 或者提高有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容在考试分值中的比重, 以此促进事业单位机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4.加快相关法制建设,权责发生制改革需要相应的法律措施作保障。任何一项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国外经验也表明,法律框架是各国家进行改革的前提,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实施改革前已根据公共部门改革的具体要求制订了相关的法律规范。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实施。因此, 必须加快有关法规的建设与实施, 确定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如何运用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琳.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10)中:68-69
[2]唐振达.对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38-4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
下一篇论文: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弊端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会计毕业论文
最新会计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会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