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财政部颁布并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弊端,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弊端。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弊端
1998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并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事业单位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很多弱点,存在着许多弊端,已不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相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下面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希望能通过会计制度的改革和相关配套法规的完善得到解决。
一、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是不以生产经营和盈利为目的,以保障社会发展和进步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性福利机构和服务性机构。因为不从事经营活动而不用核算成本、不计算盈亏,因此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在预算管理中对控制支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优点是会计处理简便,有效地控制了收支平衡。论文大全,弊端。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款项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不考虑与现金收支活动相连的经济业务是否已经发生,只要收到或支出了款项,就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而只要没有实际款项的收付,即使收入取得或费用发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因此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债务因为未付款而上不了帐,形成帐外债务,如:拖欠的建筑工程款、修缮费、设备购置费、租赁费等等。往往都是大额欠款,由于没有付款,负债账簿中没有这部分债务,财务部门难以掌握、控制, 不能按计划安排还款,而这些债务是真实存在的,若欠款到期同时催缴,往往会造成财务困难。因此收付实现制暴露的缺点是不科学、不严谨,不能实现收入和支出的配比,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报表使用者无法从会计报表中获得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粉饰的太平容易误导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二、会计集中核算暴露的问题和矛盾
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建立起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的运行机制,经过试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推广并纳入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中心这一新的举措确实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和遏制腐败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 与其它新兴事物一样,在近几年的推行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具体表现在:
1、核算中心独立于单位之外,经济业务的真实合法性得不到有效监管。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不再负责做账,只负责报账。而负责做帐的核算中心独立于单位之外,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与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活动相脱节,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性质和相关开支项目根本搞不清楚,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经济业务的真实合法性得不到有效监管。一些单位钻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只能识别票据的真伪,不能识别经济业务真伪的空子。只注重发票的规范及报销审批手续的完备。论文大全,弊端。以合乎规定的办公费、会议费、印刷费、燃油费、修理费、运输费、劳务费等票据列支送礼、奖金,补贴、旅游等不合乎规定的支出。而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也主要审查单位报账发票的手续是否齐全,票据是否合法规范,却无法对单位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监督,常常被蒙混过关,使真票据假业务事项有了发生和发展的空间。导致会计信息在源头上的失真。出现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
2、 财物分离, 资产得不到有效监管。
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和往来帐的管理上。会计核算进入中心以后,固定资产帐和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受重视,许多单位往往只重资金管理而轻物资管理,造成固定资产入帐不及时,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随意性大,有的单位接受上级调拨资产不入帐,处置固定资产收入不入帐,且不及时上报中心增加或核销,造成固定资产帐实不符。从而为国有资产不实、流失埋下隐患。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对各核算单位的业务往来情况知之甚少,每个核算中心会计都兼记多家帐套,很难对经济业务进行跟踪问询,而单位报帐员报帐后,由于人帐分离,随着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往来款项的催缴工作。这样双方都忽视了往来帐的清理工作。造成了一些往来帐长期挂着,甚至一些单位解体了也不知情,最后变成呆帐、坏帐,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财务报表的缺陷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重点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是政府、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本单位负责人了解单位基本情况、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信息,也是编制下个会计年度收支预算的基础。因此其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1、资产负债表的设置不合理
事业单位规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不科学,众所周知,资产负债表应该是反映一个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而目前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是“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而收入、支出项目是反映财务成果的动态时期指标。在资产负债表里列示收入、支出项目不但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信息而且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并且和收入支出表重复,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将收入、支出项目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
2、财务报表没有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日渐重视,发展到今天按预算拨款,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预算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可是目前事业单位的报表内容只反映实际发生数据,不涉及预算内容,没有反映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异,不利于督促单位预算的执行,报表使用者看不到预算信息,无法考核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无法根据报表分析评价事业单位的工作绩效,也不利于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论文大全,弊端。
四、固定资产的计价方式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净资产严重不实
事业单位核算固定资产,设置了“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原值,“固定基金”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用的基金。论文大全,弊端。论文大全,弊端。而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规定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大多数事业单位根本没有提取。而且按收入的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既缺乏科学性也缺乏合理性,满足不了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但是现行事业单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日常只反映账面价值。可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更新,市场竞争,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导致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降低,重置成本低于原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自身服务能力下降、折耗、毁损等原因,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逐渐减少,因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资产类中的固定资产和净资产类中的固定基金一般情况下按相等金额列示,报废处置前均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导致固定资产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帐实不符,而且既不能反映资产的新旧程度。也不能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价值逐渐转移的事实,更不能为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那么,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就不真实,帐面价值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虚增资产,而且固定资产在 购入时直接列支,会虚减购置期间的结余,在使用中不提折旧,会虚增使用期间的结余。造成净资产的严重不实。报表使用者从报表信息中难以真正了解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和净资产状况,无法合理分析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的潜力,也不利于相同事业单位间的横向比较。
五、“其他应收款”,债权不真实
“其他应收款”作为速动资产的组成项目,其核算范围及内容直接影响着报表分析质量。论文大全,弊端。企业的其他应收款核算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罚款、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款项等,而事业单位的其他应收款除核算以上内容外,还核算已付款尚未收回发票的款项,而已付款尚未收回发票的款项,按性质属于支出,不属于债权,把这些支出挂帐在其他应收款里,虚增了单位债权,从而虚增了资产,同时少列了支出,严重地违背了相关性原则。在财务报表分析日趋重要的今天,给报表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
其实从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规范的内容看,其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等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事业单位会计应充分吸收企业会计精华,考虑借鉴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国际经验,并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尽快修改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完善相关配套法规,以科学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规范克服上述会计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