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角度来看,制度变迁的发展轨迹是:从“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再到制度均衡”,这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地的实践表明,国家社会的会计制度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的发展进步及全球化的程度,二是会计制度本身的创新。
关键词:会计制度,制度变迁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角度来看,制度变迁的发展轨迹是:从“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再到制度均衡”,这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地的实践表明,国家社会的会计制度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的发展进步及全球化的程度,二是会计制度本身的创新。本文对于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和变迁做一点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并将继续进行一场历史上罕见的伟大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即从传统的即从传统的行政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根本性改革不仅涉及基本的制度结构,也涉及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其中就包括会计制度的变迁。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以其重大历史事件为分界点,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8年~1992年会计制度的变迁
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当时国营企业的会计制度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行业、分部门、 分所有制的统一会计制度。为了满足企业健全会计核算规章、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先后多次对《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制定发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等一系列会计法规,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 系得到不断完善和进一步的发展,保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外 资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为了规范其会计核算行为,保证其健康发展,财政部于1985年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这一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它的制定与实施,开始了我国会计制度与 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步伐,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先导。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股份制开始出现于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之中。为了推动股份制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及其会计信息的披露,财 政部于1992年制定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进行修订,改为《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这一会计制度是以 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制定的,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都有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模式,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 革的一次成功探索,它的制定与实施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全面改革的先河。
(二)1992年~1999年的制度变迁
1992年前,我国会计制度虽然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传统的按所有制形式、按部门进行核算的体系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由于不同企业所有制形式及其所属部门的差异,导致经营业务相同的企业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而使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因此从根本上改革会计制度的呼声日高。1992年末,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 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了第1号企业会计准则,它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模式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第1号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基本会计准则,它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框架。该准则规定于1993年起施行,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的企业,从而打通了不同行业与所有制企业会计规则的人为界限。随后,突破传统会计制度制定模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管理要求,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若干个行业,分别制定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13个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后,为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国在具体会计准则研究起草过程中,聘请了外国咨询专家提供咨询服务。自1994年起,我国先后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等16项具体会计准则,初步建立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
(三)1999年至今的会计制度变迁
这一时期国家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期间,还经历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历史性事件。WTO正在从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成一套国际竞争规则,这对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价值观念的改革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迫使我国会计制度尽快与国际会计规则接轨。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9年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会计法》。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立法宗旨,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明确了会计工作中的法律界限,使会计规范有了法律依据。配合新《会计法》的实施,国务院于2000年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该条例重新明确了会计要素的定义,具体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要求,为规范我国会计市场的信息披露做出了制度安排。2000年末,财政部在充分酝酿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基础,综合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和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鼓励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企业和小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是在总结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实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管理的基本协调,使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二、会计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会计制度变迁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一种制度转向另一种制度,影响最深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