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爱香、景东丽(2002),谢获宝(2001),廖贵明(2002),付强(2003),唐青萍(2005),张黎明(2006)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研究多为规范研究,也有一部分是利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例如,王德宝(2001),冯巧根、郝桑(2002),王楚亮(2003),杨笑琴(2008)等。
(3)研究样本中,预算的改进研究始于2004年,也是我国预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经营环境剧烈变化,传统预算问题渐现,国外学者为此进行了预算改进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预算改进研究属于预算的研究前沿,我国学者主要研究超越预算、战略预算和作业预算等预算改进问题,研究数量不多,且多数是对国外研究成果与发展的介绍与简单探讨。潘飞、郭秀娟(2004),冯巧根(2005)首先分别对作业基础预算与超越预算进行了研究,随后相应研究陆续增加,如程文莉(2004),徐艳芳(2006),张鸣、贾莉莉(2007),顾宇娟(2009)。
(4)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理论视角的预算管理研究。预算管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论体系,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联系紧密,而我国这方面研究并不是主要方面。研究主要从契约观、博弈论、行为视角、组织视角、公司治理视角研究预算管理及其相关问题(预算松弛等)。如万良勇(2002,林峰国(2004),李志斌(2006),郑石桥、辛惠琴(2007),程新生、李春荠等(2008),高严(2009)等以理论为基础多角度展开研究,使研究站在较高的层次,更具理论深度。
(5)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研究。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的规模逐渐壮大,我国形成了一大批集团公司,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于是,相关理论探索研究也陆续展开。虽然研究数量并不多,但的确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集中在集团预算管理模式及预算框架体系的选择与构建上,多半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力图为集团企业预算提供可选择的模式。代表性的有《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2001),董伟、张朝宓(2001),于增彪、袁光华(2004),佟成生(2004),李国忠(2005),孙新宪、朱慧(2007)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增彪、袁光华(2004)将国外成功经验与我国实践结合起来,改进了卡普兰预算模式,构造了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
(6)预算管理现状判断。关于预算管理现状判断分析包括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状况的分析。其研究成果为后来相当多的预算研究所引用,可见,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有价值,但却比较稀少。预算管理实施状况调查研究只有3篇,分别是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2001)对全国范围内的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韦德洪(2004)对广西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胡俊南、徐晓阳(2007)对江西省大中型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的分析。李志斌(2006),马德林(2007)则分析了2000-2005年预算管理研究的状况。
(三)研究方法的应用状况统计分析
我国预算管理研究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数量方法及实验方法。数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样本中规范研究147篇,案例研究26篇,数量方法研究6篇,实验研究2篇,具体结构见图2。

如(图2),我国预算管理研究80%以上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可以说,规范研究方法是我国预算管理研究的主流方法,广泛用于预算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预算的认识感想、预算体系的构建以及预算存在问题、完善建议等。
除了规范研究方法以外,便是实证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实证方法是案例研究方法,占了14%(见图2)。研究结合案例对预算管理理论与实务包括预算的操作流程、预算模式构建、预算控制系统等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的案例多为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有电力、汽车、石化等等。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数量方法在我国预算管理研究中运用很少,共有6篇,仅占预算管理研究的3%,其中3篇为问卷调查,3篇数量为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对我国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和理论研究状况做出描述和判断。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邓传洲、刘俊勇、赵春光(2008)基于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研究了预算考核执行、预算氛围和预算副作用之间的关系。作者利用问卷调查这种西方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使其研究更具深度,独具理论价值,尤其值得其他学者借鉴。
实验法亦属于实证研究方法,是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受试者(目前多以大学生和培训管理人员为主)的行为来检验假设的方法,也是国外预算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实验法的文献共两篇,分别是程新生、李春荠等(2008)进行的参与式预算行为实验研究,郑石桥、王建军(2008)用实验方法研究预算参与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和报酬方案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与其他研究相比,他们利用不一样的方法为预算管理研究得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预算管理研究可谓意义巨大。
四、思考与建议
(一)我国预算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可见,在我国,预算管理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说研究只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预算研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究主题脱离实践,主观色彩浓重
我国预算管理研究范围较广,内容和视角也较多,但研究主题多不是来源于实践,而是学者自己的主观想象,很多论题并非现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或需要研究解决的,导致很多理论研究缺乏实践基础,现实指导意义也有限,这一点李志斌(2006)曾提出过。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