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情报系统、警务综合系统和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三个系统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全面掌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当中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是技防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布点不科学、设备维修不及时、后台技术滞后和对视频监控应用不够。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到:
1.资金支持必须到位。要向同级党委和政府做好汇报,争取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建设过程有公安机关统一规划,科学安排监控机位,确保质量。
2.后期维护必须及时。监控的维护是一项很耗人力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每年拿出资金,走社会化维护方法。拨出专项资金,选定专门维护力量,确保设备的完好率。
3.监控使用必须充分。确保有专门的人员通过监控对各种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提高警情的传递速度和处理效果。在人员数量上给以保障。对监控体系的使用采取完善的奖惩机制。
(二)建立并完善电子警察卡口系统、热点信息采集系统、虚拟社会防控网络系统、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和现场勘查信息系统。
1.虚拟社会防控网络系统、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现场勘查信息系统基本已经成型,需要对基础信息的采集主体和采集标准的技术规范进行不断完善。电子警察卡口系统和热点信息采集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在技术上尽量领先,要求具备交通管理执法和治安卡口管理的基本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情报平台要积极整合电子警察卡口信息,做到在省内对车辆轨迹的布控、比对和报警。通过与实有人员的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对车辆和人员信息的技术捕捉。
2.全面统筹管理,实现基础网络和业务系统建设的效益最大化。基础网络和业务系统建设当的最大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设备更新快。因此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做好前瞻性和效益统筹的工作,在河南这个人均收入不发达的地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既要做好技术装备的高端定位,大力引进一流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同时还要健全技术培训机制,实现人与设备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软件和硬件的功效,使设备和人力的完美结合,取得最大实战效果。
四、做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基础工作
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基础性必须以信息源建设为工作的核心,做好基础信息采集是信息源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个工作的重要意义务必使全体民警深入领会,并身体力行。
(一)信息采集主体、对象和采集标准的建立
把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动态录入作为全体民警的基础工作,通过各种培训和考核,提高对采集对象的辨别能力,在基础信息的采集当中,重视采集质量的建设。各个技术警种和省厅的信通处要从工作使用的角度和领导层面,制定各种基础信息采集和录入的标准。要求对人口、场所、车辆和视频监控等基础信息采集全面,明确刑事案件作为公安信息重要来源的意义,随采随录,确保技术性和质量。现场勘查信息也必须全面录入,为掌握社会治安形势和开展案件串并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二)提高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水
加大信息化基础培训力度,立足基层和民警岗位需求,从警务实战需要出发,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岗位,先培训急需的信息化技能,再通过实际应用找出自身的不足,通过系统的培训不但达到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还要实习知识层次和知识理念的更新。使民警掌握公安机关主要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在整体作战中适应临时性其他岗位的基本要求,完成好基本的工作任务。
(三)打破条块分割建立综合平台
公安情报平台的建设包括了情报平台、研判模型、专业分析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立等四个工作内容。从情报平台建设来讲需要统一录入标准,统筹整合前期已经建成的人员、特种行业、刑侦等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删除冗余信息。进一步明确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上传上报内容和标准。以网上执法办案为突破口,实现业务层面的功能融合。对于经过实际操作发现使用不便的操作平台系统要及时的改善或淘汰。
【参考文献】本文参考资料来自公安机关内部文件和领导讲话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