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分成硬件和软件两大模块来进行教学,具体是把硬件模块中分为四个项目,软件模块中分为五个项目。通过在各个项目实践中,既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相关知识,又使学生不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后并对其评价和提出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论文关键词:硬件,软件,项目教学,课程改革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庭,它的应用也遍及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及日常维护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维护的程度更是他们就业的法宝。
如何改变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思维运用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需探索出一条适应于中等职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为目的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理念。必须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在教室的黑板上是完全无法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工作的。在施教的过程中我对学生注重实用性的培养,尽量避免难懂的硬件原理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去了解决定一台电脑的性能是什么、常见的计算机故障排除方法怎么样操作等一系列的电脑知识。而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仅仅靠老师去讲授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尽可能地让学生他们自己动手去尝试。并且考虑到电脑的硬件组装与软件安装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通常两节课的时间是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毕业班毕业实习作为该课改项目的实施对象,安排两个星期去完成这一课改项目,这样就保证了教学的延续性。
一、联系实际,统筹安排项目教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课程。对从未实际动手组装电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综合该课程的知识点,我将其划分为两个模块和九个主要项目,从计算机硬件系统到软件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在划分项目的时候,我遵循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这两个系统相辅相承的原则,尽量使学生可以通过对每个项目内容的理解、实践后,能将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这两方面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该课程项目安排与时间分配如表1:
表1:项目安排与时间分配
二、软硬兼施,讲练兼顾,强调能力训练
如何将一个整体的教学过程有机的分开且又相互联系,以达到软硬结合教学的目的,这也是比较困难的一项工作。下面以硬件与软件这两大模块的教学项目内容分别讲述。
一>硬件:
在这个模块里面我们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主机箱内各硬件,包括参数、型号、厂家、价格、功能等一系列信息(具体项目内容请参照表2)。给学生讲述各硬件的作用,以及各硬件的连接。同时使用装机流程图让学生正确掌握各硬件的拆装方法,在拆装过程中学生对电脑主机的组成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省略了讲授学生比较难懂的硬件方面的理论知识,如显卡的工作原理等。因为这些作为一般的技术人员是不需要具备的,让学生知道各硬件的相关功能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将更加的实在。
硬件方面的信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网络去了解当前硬件市场的行情,如太平洋电脑网、IT168等网站。在他们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疑问有的放矢进行查询。如当前CPU的主流产品是什么、一般的家庭电脑什么样的配置才能体现好的性价比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进行模拟购机。给他们两个方案,按照要求写出详细的硬件配置清单,并对自己的清单进行说明,然后全体同学集中对每组硬件清单的性价比评价,进行可行性的修改。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信息的认识程度。
在硬件故障方面,我采取了先引入,后讲解的教学方式。在上课之前,给每一组的电脑设置好故障,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故障。面对真实的故障,如何去解决?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求知热情大有提高,都在积极地试探去排除故障。当然,一些常见的故障,有的学生他们自己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一些平时很少见的故障现象,还是需要老师的指导。在完成这个项目之前,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实例,并实地演示。如显示卡接触不良、内存松动、CPU当前温度过高、天气潮湿导致显示器显示颜色走样等现象。联系实际情况,在真实的环境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比我们在课堂上乏味的讲授,效果要好的多。也不至于脱节,学生也更加感兴趣。
项目
|
内容
|
项目1:拆装主机
|
①认识主机箱内微机各部件。
②对机箱内主要部件的连接有一个感性认识。
③熟悉主机箱内各部件拆装方法。
|
项目2:微机硬件市场调查
|
①了解微机硬件市场各主要部件的市场行情。
②熟悉微机硬件价目单项指标的含义。
③了解微机部件的最新发展趋势。
④煅炼自己动手购机装机能力。
|
项目3:购机方案
|
①能熟识计算机的配置。
②掌握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微机综合性能的要求。
③培养对微机综合性能的判别能力。
|
项目4:硬件故障
|
①常见硬件故障的现象分析。
②掌握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
表2:硬件模块教学内容
二>软件: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的,如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躯体”,而软件则是计算机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在这个模块里面,我把要讲授的系统软件做了一个规划:将整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安装之前的准备工作及常用软件的用法;其次,安装操作系统,包括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与双操作系统的安装;最后,安装操作系统之后的备份以及还原工作等。具体的项目内容请参照表3。
项目
|
内容
|
项目1: BIOS设置
|
①了解BIOS的主要功能。
②熟悉BIOS的设置方法。
③熟练设置BIOS、CMOS常用功能。
|
项目 2: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
① 熟练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② 掌握常见的磁盘工具的使用方法。
③ 学会创建DOS启动盘,并用DOS启动系统。
④ 学会使用最基本的DOS命令。
⑤ 熟悉使用SPFDISK工具进行磁盘划分、文件类型等工作。
|
项目3: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
① 能熟练安装Windows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等操作系统。
② 掌握安装常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方法。
|
项目 4:系统备份与恢复
|
① 学会最常见的系统备份方法。
② 掌握最常见的系统恢复方法。
③ 掌握Ghost的使用。
|
项目 5:软件故障
|
①常见软件故障的现象分析。
②掌握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
表3:软件模块教学内容
在这部分模块里面,主要还是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当然,对一些细节上的知识,还是要详细给学生讲解,并有具体的演示过程。如BIOS的英文界面,要给学生详细解释清楚相对应的中文意思;还有SPFDISK软件,几乎全部同学都对它比较陌生,并且也是英文界面,因此也要对软件的用法,做比较全面的演示。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模式下去完成,如在纯DOS环境下安装Windows系统、直接利用光驱启动安装Windows系统等不同模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