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对财务成果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这些财务成果指标值相对于影响它的各因素变动的反映程度称为敏感性程度。财务成果,企业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
关键词:财务成果,敏感性,分析
1、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
1.1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涵义
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当制约财务成果的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时,对财务成果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财务成果是企业的综合性指标,也可以归结为利润。论文参考,财务成果。在财务成果的形成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对财务成果产生影响,其中有些不确定因素稍微有变动就使财务成果指标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另一些因素尽管本身发生较大变化,但对财务成果指标的影响不大,这些财务成果指标值相对于影响它的各因素变动的反映程度称为敏感性程度,把那些对财务成果影响大的因素称为敏感性因素,把那些对财务成果影响不大的因素称之为不敏感因素。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
某因素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化(%)/该因素变化(%)
其判别标准是:
①敏感系数的绝对值>1,即当某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利润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化,该影响因素为敏感因素;
②敏感系数的绝对值<1,即利润变化的幅度小于影响因素变化的幅度,该因素为非敏感因素;
③敏感系数的绝对值=1,即影响因素变化会导致利润相同程度的变化,该因素亦为非敏感因素.
1.2利润敏感度的计算
根据各因素绝对数与利润绝对数进行对此,得出以下几个利润敏感度指标。
销售单价的利润敏感度S1=销售单价×销售量÷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的利润敏感S2=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
销售量的利润敏感度S3=(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论文参考,财务成果。
在运用利润敏感性对实际业务进行定量分析时,常运用的方法可以包括质性的分析和量性的分析两方面:
质性的分析。即与利润变化方向的分析,如果因素i对利润的敏感度Si>0,则说明该因素的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同,或说增大此因素会使利润增大;反之,若Si<0,则说明此因素的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反,或说削减此因素会使利润增大,很显然,在上述标准模型中,销售单价和销售量的敏感度大于零,说明价格的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都会使利润增大;反之,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的利润敏感度均小于零,说明两类成本增大都会使利润减少。
量性的分析。即因素的变化与利润变化的幅度大小对比。因素对利润的敏感度S的绝对值越大,则说明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变化影响大,当影响利润的任一因素的任意幅度和任意方向单独变动时,则可以利用事先测算出来的某因素利润灵敏度指标Si很方便地预测出来这种变动将对利润产生的影响程度。
1.3影响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因素及分析
影响财务成果的因素通常是指价格、成本、销售量、负债等因素,本文就价格、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对财务成果的敏感性进行分析。
1.3.1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任何企业,无论是从事商品生产、商品流通还是以提供服务为其主要营销活动的,无一例外都面临着价格决策。价格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可控因素,是企业争夺市场、获取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一个基础手段。价格对利润的敏感程度也是影响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以例1为例进行简要的分析;
设价格增长20%,其他因素不变,则企业的利润为:
利润=[100*(1+20%)-60]*10000-300000=300000元
利润值变动百分比=(300000-100000)/100000=200%
单价敏感系数=200%/20%=10
由此可见,单价对利润的影响很大,极为敏感。从百分率来看,利润以10倍的速度随单价同方向变化,提高单价是增加利润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价格下跌也是企业最大的威胁。
1.3.2变动成本的敏感性分析
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论文参考,财务成果。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就例1对单位变动成本对利润的敏感性进行简要分析:
设单位变动成本增长20%,其他因素不变,则企业的利润为:
利润=[100-60*(1+20%)]*10000-300000=-20000元
利润值变动百分比=(-20000-100000)/100000=-120%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120%/20%=-6
由此可见,单位变动成本与利润成反方向变动,且较为敏感。由于变动成本是因本期制造产品所引起的成本,所以要想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企业应加强成本管理,搞好成本预测,制定和完善各种消耗定额,劳动定额,降低单位产品内的材料消耗量或工资含量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1.3.3销售量的敏感性分析
当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越大能使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多,这样销售量对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也是相当重要的,以上题为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设销售量增加20%,其他因素不变,则企业的利润为:
利润=(100-60)*10000(1+20%)-300000=180000元
利润值变动百分比=(180000-100000)/100000=80%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80%/20%=4
由此可见,销售量与利润成同方向变动,对于企业来说,应通过促销手段,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增加企业的利润。
1.3.4固定成本的敏感性分析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和保险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论文参考,财务成果。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论文参考,财务成果。现就例1对固定成本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设固定成本增长20%,其他因素不变,则企业的利润为:
利润=(100-60)*10000-300000*(1+20%)=40000元
利润值变动百分比=(40000-100000)/100000=-60%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60%/20%= -3
由此可见,固定成本与利润成反方向变动,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固定成本的管理,降低固定成本中的量性部分的指出,提高企业的利润。例如,若单价实际达不到既定水平,则既定的目标利润就实现不了,此时,可根据其它3个因素的敏感系数,首先通过调整其中敏感系数最大的一个因素来弥补;若仍不能达到调整后应达到的水平,则既定的目标利润还是实现不了,于是需要在通过调整剩余因素中敏感系数最大的一个来弥补;以次类推,通过个别因素的一一调整,直到能够保证实现既定的目标利润为止.
1.4敏感系数的排序
综上所述,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分别为:10,6,4,3敏感系数最大的是单价,其次是单位变动成本,再次是销售量,最后是固定成本。
2、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法帮助企业决策
一般而言,在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各因素中,灵敏度高的为单价,最低的是固定成本,销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介于两者之间,如何利用敏感性分析帮助企业决策,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2.1慎重实施价格决策
单价为绝对敏感因素,单价的变化会引起利润以几倍于单价变化的速度发生变化。所以在经济决策中,对降价必须给予格外的关注。
价格下调带来的利润损失,若不能通过扩大销售量或降低单位成本予以更大程度的补偿,则企业的整体利润肯定会下降,目标利润难以实现。同时,价格上涨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抑制销量的大幅缩减和成本的大幅上升。否则目标利润同样难以实现。
2.2扩大销售量
销量的增加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大幅度增加。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单价的降低幅度不能太大,否则,由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大于销量的敏感程度,销量的增加反而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论文参考,财务成果。
结论
由此可见,通过对财务成果的敏感性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影响财务成果的因素,但是不只是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这四种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本文只是从本―量―利这个原理出发来讨论影响财务成果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