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变成
(4)
而且,受到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严格规定,不良贷款将占据正常贷款的信贷额度,也就是有效贷款的数量将会下降, 。当 等于银行平均成本时,表示银行没有利润,收支平衡。当 等于银行可变成本,即 ,银行倒闭。不良贷款的增加使得银行边际收益率下降,最终导致银行被接管或者破产。因此,不良贷款可以看作是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的传染源。一般而言,在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时,货币当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其目的在于减少贷款的边际成本,相对提高边际收益率,使得银行能够避免倒闭,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收支平衡时,超额利润为0。 ,令 (0)。同时,银行必须满足监管当局资本充足率 的最低要求,即 , ,所以 。银行系统风险的传染过程中,银行的存款下降,假设存款准备金率外生变量, ,即 , 的减少,使得银行风险传染中贷款 减少,也就是贷款减少的速度下降。不良贷款和存款的数量会影响到贷款的变动,影响到投资效应。不良贷款影响银行的生存能力,同时不良贷款进一步恶化了银行的放贷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在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范围内,缩小贷款,金融中介能力下降,不能将资金合理配置经济中最需要的部门上。进一步恶化宏观经济环境,从而将银行系统性风险转移为全社会的风险。
在完全竞争模型中,假设银行贷款的价格为 ,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它是关于时间的函数。 ,即 。这个式子可以表明存款价格变动、同行业存款利率的调整以及中央银行存款比例的调整对于银行贷款真实价格的影响是直接、强有力的手段。
2、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假设过于严格,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各国银行业一般具有较大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因而完全竞争假设并不与实际相符,一种不完全竞争模型可能会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基于以上考虑,垄断银行更加符合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银行的行为。下面研究Monti-Klein的扩展模型(弗雷克斯,2000)。考虑N家银行垄断竞争模型,假设银行管理成本同前。银行业利润最大化时求解最佳的银行的贷款量和存款量。
(5)
(6)
很容易可以得到,一阶微分方程求出最优化条件,得到古诺均衡解: = ,是方程的唯一均衡解。将均衡解(6)代入,并相加得到:
(7)
式(7)说明贷款利率大小,与存款量和贷款量相关。收支平衡时,超额利润为0,式(5)变为 ,令 (0)假设银行贷款的价格为 。 ,说明存款越多,贷款实际价格越小。而 ,说明贷款越多,贷款实际价格越大。也说明市场力量引导银行使用更低的存款利率和更高的贷款利率。价格的变化为

即:
令 , ,则
(三)模型结论
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中银行资产价格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会通过银行真实的资产价格进行传导。银行的利润 受到贷款 、同业净头寸 、存款数量 和相关利率以及管理成本的影响。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银行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不良贷款率 的增加,银行大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效贷款 减少,同时,银行必须满足监管当局资本充足率 的最低要求,即 (或 )。 (或 )值下降,导致银行真实资产价格 下降,同时,贷款 同步下降。银行系统性风险通过银行的信用收缩,使得社会投资下降,进一步将银行系统性风险向整个社会扩散。
我们将银行资产价格波动下,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微观过程简要的归纳如下:
经济环境↓→不良贷款↑(不良资产)↑→资产减值准备↑→银行资产价格↓→银行贷款↓→投资环境↓→经济环境↓。
本文将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整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社会经济环境整体下降,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影响其正常贷款的按期归还,导致企业无法按期归还银行贷款。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社会经济风险向银行的传染,第二个阶段中,银行受到不良贷款增加和资本监管的要求,增加贷款损失资产减值准备,在银行资产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银行资产价格下降。这反映在信贷市场上的表现为贷款的供给下降。第三个阶段,银行投资环境的下降,金融中介的效率下降或者部分功能的丧失,最终导致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直到资产价格稳定以及不良贷款的影响得到控制。否则,这个循环将不断重复,银行系统性风险持续银行社会经济的恢复。
三、模型实证
本文期望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动态数据面板实证,验证以下两个理论假设:第一,银行不良资产是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