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信用创造与金融虚拟的互导机制及现实思考_逻辑模型-论文网

时间:2013-11-23  作者:乔臣
金融创新的发展使美国的金融市场衍生出了炫目的金融工具和产品,比如MBSCDOCDS,这些产品和工具不断通过信用增级的形式分拆、重组和打包,又催生出了诸如合成CDO等“金融毒瘤”最终导致了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虚拟化。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抱怨说:“如果贷款机构能够提供比传统固定利率贷款产品更为灵活的选择,那美国民众将会受益匪浅。对于那些能够并且愿意承受利率变动风险的消费者来说,传统的30年和15年固定利率贷款可能太昂贵了。”(宋鸿兵,2007)

三、信用创造与金融虚拟的创新动力机制

金融领域是一种高流动性聚居的地方,高流动性本身就意味着高变动性,高变动性也蕴含着高风险性。金融风险的存在和风险收益的正比关系是客观的事实,也正是由于风险和收益的共存才投资者和风险投资机构不断的介入这一领域。从金融危机中信用创造和金融虚拟的互动机制模型中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信用增级和资产证券化是推动信用创造和金融虚拟不断膨胀的直接动力,但这种动力只是表象,我们应当从深层次探寻其互动的动力来源。从图二可以看出,这种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主动创新动力和逆反创新动力。

(一)主动创新动力

首先,金融活动最本源是人的经济活动,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寻求利益最大化,这就必然形成人类经济活动的逐利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对利益的追逐是人原始动机和天生特性,正是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人们才会努力进行创新,反映到金融领域就是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高涨。为了满足投资者追逐利润的特性,金融机构和组织会千方百计创造出能够迎合投资者口味的工具和产品,这些产品通过信用增级和资产证券化后推向市场必然得到投资者的喜爱和追捧。所以,人类逐利动机的存在会促使人们主动寻求创新,形成了主动创新动力。

其次,人是天然趋利避害的动物,为了逃避可能遭遇的风险,人们也会被动的寻求创新,这与人的安全预期有着直接的联系。金融活动本身就预示着高风险的存在,如何躲避风险也成为金融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以银行为例,银行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社会需要资金的人提供资金服务,它以支付存款利息为代价,向社会上有闲置资金的人吸收存款,再以收取贷款利息为条件,向社会需要资金的人提供贷款,在一进一出之间,银行获利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之间的利差收益。由于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真价实的货币,所以要求银行的信誉很高,人们才能放心地把钱交给银行保管和收到利息,同时也要求银行对它的贷款客户有很高的了解程度和风险控制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放出去的资金能够安全收回,并收到利息。钱是没有任何个人标记的,只要钱拿到手里,就可以用于任何想要用的用途上去,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贷款人能将从银行借来的钱用于贷款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并保证本金能安全回收,利息能安全获得,就成为银行经营者绞尽脑汁要去考虑的问题,这就成为银行业务创新的一大压力和动力,促使人们去想出一些风险防范和开拓新的利润来源的新技术、新业务,比如担保、社会化信用评级、信贷资产证券化、开拓风险低但收益高的中间业务等等。

再次,人类技术发展不断在经济领域的渗透不可避免的使各类业务运行中出现替代行为。所谓替代就是用新的业务经营方式、手段来取代旧的业务经济方式和手段的办法,也是金融创新的一个主要动机。美国经济学家韩农(H.T.Hannon)和麦道威(J.M.Maidaowe)等认为,高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出现了金融业务的电子计算机化和通信设备现代化,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保证。(韩农、麦道威,1984)高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引发了诸多技术替代行为,可能大大缩短金融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资金调拨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改善金融服务,从而促使市场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二)逆反创新动力

金融虚拟化过程随着对信用制度成熟和完善要求的不断提出而发展,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辩证联系。虚拟资本产生之前,金融虚拟化相对独立于信用制度之外,它的运行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货币内生虚拟性突破各种束缚发展壮大的自然发展过程;虚拟资本产生之后,金融虚拟化一方面得到了实现虚拟性外溢的强大信用保证,另一方面自身的独立性又始终成为突破制度设定的框架在更大范围实施虚拟性扩张的内在冲动。

制度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约束。诺思(D.C.North)认为:“制度变迁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诺思,2000)尽管金融虚拟化要求信用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制度保障作用,但这种制度保障的存在也意味着将金融创新抑制在已知制度框架内,客观上又为金融虚拟性的扩张套上了一副无形的“锁链”。毕竟金融虚拟化源于货币虚拟化所表现的商品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作用与外化,是一个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客观过程,制度的衍生则是人类寻求自身价值实现得以保证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人类主观意志对客观规律遵循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货币中性或非中性——基于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协整分析_货币供给-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对09年农村赌博高利贷现象的一些调查研究_金融危机-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