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首先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分析了陕西省1999-2008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泰尔指数对陕西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解研究,认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地区内部差异缓慢减小,地区间差异构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体,且这种差异在不断扩大。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解分析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将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因此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科学的评价地区差异,对于制定发展对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经济差异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增长,省内各地区经济出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学者主要从城市空间差异、发展水平等方面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但对于区域经济差异主要由区域内部差异还是区域间差异引起未做深入分析。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对1999-2008年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1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分析方法
1.1研究区域
本文将陕西省11地市(区)作为研究单元。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不同,11地市可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区域,陕南地区包括安康市、商洛市和汉中市;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和杨凌示范区;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市、延安市,本文研究时采用这种区域划分。
1.2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大致分为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由于综合指标数据收集较为困难,本文采用的是单一指标法。人均GDP是反映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将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选择1999-2008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序列,以消除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数据主要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1999-2008)和《陕西六十年》。
1.3研究方法
目前学者在研究时采用多种方法来避免一种方法的不足。区域经济经济差异可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异,易受经济发展基数、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差异体现地区间经济的相对差异,反映差距的内在性,其变动不易受原有经济基础的影响。为了能更加综合的反映地区经济差异的总体趋势,一般多以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为基础,根据不同需要设计一些综合差异指标。本文选取极差、标准差作为衡量地区绝对差异的指标,变异系数、相对极差用于衡量相对差异的变化。用泰尔指数对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之间差异进行分解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1.3.1绝对差异
极差: 标准差:
式中, 为经济水平最高区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为经济水平最低区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代表区域i的人均GDP,N为区域的个数, 为所有区域的人均GDP的均值。
1.3.2相对差异
相对极差: 变异系数:
1.3.3泰尔指数
为了对陕西省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本文引入具有可分解性的泰尔指数,将总体差距分为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部差距,反映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部差距贡献的份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表示地区(i=1,2,3分别表示陕南、关中、陕北);j表示市,j=1,2,3…,分别对应三地区各市。 表示第i个地区的GDP占陕西省GDP的比重, 表示第i地区人口占陕西省人口的比重, 表示第j市GDP在第i地区GDP中的比重, 表示第j市在第i地区人口中所占比重。
2陕西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
2.1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从绝对指标上看,极差从1999年的6478元增长到2008年26041元,扩大了4.02倍,年均增长17.11%。标准差由1999年1749.22元上升到2008年的8559.41元,扩大了4.9倍,极差和标准差均在逐年扩大,2006年增长幅度最大,极差增长44.7%,标准差增长速度为36.27%,说明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水平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从相对指标上看,变异系数由0.4317上升到0.4825,扩大了1.12倍。RHL自2002年均有小幅下降,主要是受非典的影响,但2005年后逐渐上升,相对差异缓慢波动,个别年份下降,2006年达到最大值,总体上呈扩大趋势。
总之,从1999年到2008年,陕西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2006年增幅最大;相对差异呈波动变化,2001年后出现缩小态势,但总体上缓慢增加。无论是相对差异还是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可以看出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10年间一直在增长。
表1陕西省人均GDP的区域差异
Tab.1RegionaldifferencesofthepercapitaGDPinShaanxiprovince
年份
|
人均GDP
|
绝对差异
|
相对差异
|
最大值
|
最小值
|
极差
|
标准差
|
RHL
|
变异系数
|
1999
|
8599
|
2121
|
6478
|
1749.22
|
4.0542
|
0.4317
|
2000
|
9484
|
2382
|
7102
|
2002.92
|
3.9815
|
0.4380
|
2001
|
10628
|
2529
|
8099
|
2337.67
|
4.2025
|
0.4513
|
2002
|
11831
|
2842
|
8989
|
2604.11
|
4.1629
|
0.4498
|
2003
|
13341
|
3251
|
10090
|
3022.26
|
4.1037
|
0.4451
|
2004
|
15294
|
3725
|
11569
|
3541.23
|
4.1058
|
0.4340
|
2005
|
17531
|
4201
|
13330
|
4088.71
|
4.1731
|
0.4335
|
2006
|
24035
|
4746
|
19289
|
5571.82
|
5.0643
|
0.4797
|
2007
|
28676
|
5696
|
22980
|
6818.42
|
5.0344
|
0.4835
|
2008
|
33332
|
7291
|
26041
|
8559.41
|
4.5717
|
0.4825
|
数据来源: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1999-2008)整理得出
2.2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2.2.1各地市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和比率的变化
通过对比各地市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的差值与比率,得到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