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陕西省定边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典型的资源富集地区,既具备工业实力强、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又存在生态较脆弱、贫富悬殊等劣势。在定边县通过提高工业产值以促进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资源富集区,工业发展,农村经济,定边县
引言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是典型的资源富集地区:其所处的陕甘宁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已探明储量2300亿立方米;县境内八大油区储藏面积80平方公里,储量近1亿吨,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三块油田总储量2500万吨;此外,原盐、无明粉、粉洗清盐、碘盐、芒销、硫酸镁、氯化镁、粘胶土的储量也很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自1978年以来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额为20264.52万元,平均增速为39.6%。据统计,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5057万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2032万元,占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2%,而农业生产总值3025万元,在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9.8%;200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36.9913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124.2381亿元,占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7%,而农业生产总值为12.7532亿元,只占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的9.3%。由此可见,在工业迅速增长的带动下,农业虽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大幅下降。
农村经济增长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18世纪以来,国外出现了诸多有关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其中主要有:1、以格雷格、哈罗德、英尼斯、赫拉·名特等人为代表的农业资源开发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从历史来看,耕地和牧场的扩大是增加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2、土壤肥力的保持理论,其基本观点为:有三个方面可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一是在农业中发展一套可以综合利用土地的劳动密集型的作物种植制度,二是强调有机肥的生产和利用,三是强调发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的物质设施;3、研究地理位置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农业发展的区位理论等。在我国,对农村经济增长因素较早进行分析的是朱希刚。他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为主,测算我国“九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王伟、赵艳娟则在理论上分析了投资、消费、出口、科技进步等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吴方卫把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归为耕地、农业资本投入、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农业劳动力投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等五个因素,比较系统的考察了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但是只有学者讨论资源富集地区工业产值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定边县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有少。
1978年以来农业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已经相当完善,并且1978年以后定边县油气资源得到大力开采,工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本文选取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8年的截面数据,通过工业总产值对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总产量等3个指标的计算分析,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定边县工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及现状、工业增长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促进资源富集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工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的表象分析
(一)定边县工农业产值的历史演化
从图1可见,1978年以来定边县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逐年增长,工业总产值的增幅比农业总产值大得多。由图2可知,在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的相对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1978年的40.2:50.8变为2008年的90.7:9.3,定边县工业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但是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二)各农业指标对工业总产值的相对变动率分析
相对变动率是指同一年度某一变量Y的增加额与其影响因素X的增加额的比值,即第T年Y对X的变动率=(第T年Y的增加额)/(第T年X的增加额)。
1、农业总产值对工业总产值的相对变动率分析
图3农业总产值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变动率
图3表明,农业总产值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变动率在1990—2000年和2004—2008年没有多大变化,都为比较小的正值;在1980—1990年和2002—2004年的变化则比较大,前者由-0.7升到19.1,又降到0.51;后者由0.61上升到36.17,又降到0.1。2003年该值达到最大的36.17,表明工业总产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就同向变化36.17个百分点。2001年该值达到最小的-3.97,表明工业总产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就反向变化3.97个百分点。
2、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工业总产值的相对变动率分析
图4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变动率
从图4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的变动率在1990—2000年和2004—2008年没有多大变化,都为比较小的正值;在1980—1990年和2002—2004年的变化则比较大,前者由-0.7升到19.1,又降到0.51;后者由0.61上升到36.17,又降到0.1。2003年该值达到最大的36.17,表明工业总产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同向变化36.17个百分点。2001年该值达到最小的-3.97,表明工业总产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反向变化3.97个百分点。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