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节能减排论文

唐山供电公司电能计量管理探讨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电能计量装置是用于测量和记录发电量、厂用电量、供(互供)电量、线损电量和客户用电量的电能计算器具及其辅助设备的总称。唐山供电公司地处冀北地区,毗邻京、津两座直辖市,是华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厂网分开后,面对全新的企业内部外部环境,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如何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更好的为用电客户提供公平、公正、优质的服务,把握好电能计量装置这个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进行公平交易和贸易结算的秤杆。如何为电力企业进一步推进“一强三优”的发展战略,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近期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唐山供电公司,电能计量,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是用于测量和记录发电量、厂用电量、供(互供)电量、线损电量和客户用电量的电能计算器具及其辅助设备的总称。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结算是否公平、公正、合理 ,直接影响着发、供、用三方的利益分配和社会经济效益,是保证电力市场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条件。唐山供电公司地处冀北地区,毗邻京、津两座直辖市,是华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厂网分开后,面对全新的企业内部外部环境,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如何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更好的为用电客户提供公平、公正、优质的服务,把握好电能计量装置这个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进行公平交易和贸易结算的秤杆;如何为电力企业进一步推进“一强三优”的发展战略,提高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近期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研究的重点。

一、 唐山供电公司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唐山供电公司连续两年售电量超过440多亿kWH,管理的电能计量装置数量庞大,重要用户多,光各类电能表就52万多只,其中各类220千伏及以下的发电上网、趸售、考核等关口表就1700多只,再加上Ⅰ至Ⅲ类大用户,重要的电能表已达3800多只,可见计量管理工作难度之大。论文参考。从近年的实际情况看,比较突出的电能计量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电能计量装置的基础资料管理不够严格和精细。

电能计量装置基础信息不全面不准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以往电能计量装置的基础信息在电费系统中不影响算费,因此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有的是管理的不严和疏漏造成的,也有的是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不强,责任心不够造成的,总之这些电能计量装置基础信息的缺失或不准,会造电能计量各类分析报表的失真,给电能计量工作的管理和决策带来混乱,影响着电量、线损等经济指标的分析和计算,还会造成计量装置改造计划、方案出台及实施的困难。所以说基础资料是关键,是我们各项计量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要提高电能计量管理水平,首先要掌握全面的、准确的电能计量装置基础资料。

2、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水平有待提高。论文参考。

通过07、08年的电能计量普查来看,很多计量装置的配置达不到《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和国家电网有关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电能表的主副配置、互感器的精度配置达不到要求。接线方式不合格主要是非中性点绝缘系统未采用三相四线接线方式;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未采用四线连接;三相四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未采用六线连接。造成接线方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早些年的设计未做出这方面的要求。电能表主副配置达不到要求主要是因为趸售关口、发电上网关口统一调整为Ⅰ类计量装置,由原来的1+0,改为1+1配置。互感器精度达不到要求主要因为以往的配置要求较低造成。这些配置不合格的电能计量装置不仅影响了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运行水平,还影响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公司的计量装置还存在陈旧老化、不防窃电、功能不先进等问题。目前仍有部分DD28、DD862等淘汰型号的电表及超期电表在运行,带有预付费、载波等功能的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应用不够广泛,电能计量装置在集中抄表、预防电费拖欠等方面的作用仍然有限,以上这些都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电能计量管理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电能计量中心对电能计量的管理还是偏重于技术层面,对于监管考核的职能作用发挥有限,而且同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不够,结果造成计量管理职能不能充分履行,这里有体制、机构设置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供电部电能计量的管理不到位。各供电部没有计量专工,在各部开展的电能计量工作的各个环节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人员。虽然各供电部的电能计量工作指标也纳入了公司营销处的绩效考核体系,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指标的完成只偏重于数量上的体现,对于完成的质量不能充分体现。比如轮换表,虽然都完成了指标,但完成的质量如何,就要看走线是否规范,接线是否正确,台帐是否更新,封印是否按规定进行管理等。这些都需要现场考核。每年虽然也进行供电营业小指标联查,能够查到一些问题,但并不能全面反映出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发现了问题也是事后的,不能进行事前控制和预防。

(2)电能计量中心和其他部门不能有效的合作,影响了电能计量技术监督和管理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比如电能计量装置改造涉及生技、调度、修试、营销、发策、通讯等多个单位和部门,单靠电能计量专业根本无法完成。可是计量中心的组织协调能力很有限。最后导致提出的改造要求多,实现的少。另外其它部门工作涉及到电能计量的没能主动联系电能计量中心,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往往是多个部门重复安排改造。还有计量审核方案还没送到计量中心,现场就已经施工完毕,通知计量中心去验收的现象等。都暴露出部门之间协作机制的不畅通,影响了电能计量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

二、解决方案的探讨

1、完善电能计量技术监督和管理体系。

在原有电能计量技术监督和管理体系上建立电能计量稽查制度,设立专职岗位,负责电能计量工作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发挥电能计量稽查制度的技术监督和管理的长效作用。电能计量专业技术性强、政策水平高、法律法规多,建立电能计量稽查制度,是对计量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补充,通过与绩效考核体系挂钩,能够对电能计量管理的各环节、各部门形成有效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在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将解决办法及时补充到各项电能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中,使计量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减少疏漏,尽量做到事前和事中控制解决。

2、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管理和完善计量装置基础信息

随着公司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推进和电能计量装置数量的增多及功能的增加,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描述信息更加具体,不仅包含所有装置及其附属设备的厂家技术参数,还增加了资产归属、电量远传方式、负控、台区等等一系列信息,这使需要管理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基础信息数量成倍增长,如果单靠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恐怕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也难以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技术进行管理,现在公司的ECM系统已经成功上线运行,它的功能利用还远没有到头。要利用一切现场工作的机会,对计量装置基础信息进行补充和核实。利用ECM的查询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有误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核实并在ECM中修正。再充分利用辅助营销决策分析系统进行各项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为上层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准确地信息。

3、加强电能计量专业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再规范的管理制度,再好的硬件设施,如果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恐怕也难达到满意的工作效果。电能计量工作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装表接电、室内检定、现场检测人员的培训,往往忽略了其它相关人员的培训。比如抄表,有时母线电量不平衡分析来分析去就是因为抄表不规范或错误。再比如电费营业人员由于不知道电能计量装置的划分规定,常将Ⅰ至Ⅴ类装置划分错误,虽然不影响ECM电费计算,但却影响计量装置的周期检验和统计分析等工作。论文参考。

4、建立部门间的有效合作机制。

理顺计量中心同其他部门的合作关系和工作流程,建立跨专业跨部门的合作机制。能够使各部门之间不再单独的只管本专业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使同电能计量工作相关的部门信息共享。尤其在变电站、大用户新建和改造中要按照“典设”和各项规程规定,做好计量装置的设计、审查、安装、调试的全过程监督,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

5、加快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确保改造的质量。

计量装置改造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计量装置运行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公司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供电企业整体精度通过改造提升0.5个精度等级,以全公司年售电量为24亿kWH计算,保守粗略估算,每年可挽回近千万kWH电能损失,那么对于我们年售电量在400多亿kWH的供电企业来说,哪怕总体精度提高0.1个精度等级,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近两年,国网公司高度重视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问题,为了保证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科学、合理和运行准确可靠,专门下文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合格率统计口径(营销计量[ 2007]27号文),大力推广电能计量通用设计,并将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合格率定为同业对标指标。网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公司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改造,不仅要求对配置不合格的装置进行改造,还积极推广带有载波、预付费功能的电能表,更好的为供电营销服务。这些电能表的推广不仅减少了抄表劳动强度,提高了抄表准确率,还为查窃电和防止电费拖欠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要充分把握改造的大好时机,规划好每年的改造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对大客户,用电纠纷多的地区先行安排改造,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同其它部门通力合作,力求将改造的成效发挥到最大。要科学地建立电能计量装置改造后评价体系,对改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技术效益进行评价,不断总结和学习改造的经验,对改造工作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改造质量。争取在2010年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合格率100% ,辖区用户实现全采集、全覆盖的目标,使公司的电能计量管理水平迈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输电线路覆冰故障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论文:提高变压器变比测试工作效率与安全性的探讨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节能减排论文
最新节能减排论文
读者推荐的节能减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