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最大限度抑制输入侧谐波含量,同一相的副边绕组通过延边三角形接法移相,绕组间的相位差10º。

图3-1 FSDrive-MV1SDC13C变频器电路拓扑图
整套变频装置由旁路柜、变压器柜及功率单元(含控制)柜组成。在旁路柜内,装有变频器输入、输出隔离闸刀及旁路隔离闸刀等,可根据需要在变频器停运的情况下,实现变频回路和工频回路的手动切换。在变压器柜内,装有多重移相变压器,变压器能承受系统过电压和变频装置产生的共模电压以及谐波的影响。在功率单元柜内装有功率单元、控制各个回路启停的开关、控制各个功率单元协调工作的控制板,以及整套变频装置同外部系统的接口等。对变频器的启停操作,通过切换开关,既可以通过就地的按钮控制,又可通过远方的DCS控制来完成。变频装置根据DCS给出的速度调节信号自动的控制电机的转速,并且在就地和远方都可以监视变频装置的运行状态。变频装置带故障自诊断功能,能对所发生的故障类型及故障位置提供中文指示,并能在就地显示并远方报警,便于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能辨别和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3.2 变频改造后的节能效果分析
1) #4A凝泵在改造前后的电流变化对比分析,#4A凝泵变频改造前后的电流变化表:
表3-1 #4A凝泵变频改造前后的电流变化
机组负荷(MW)
300
250
150
80
改造前电流(A)
107
100
86
79
改造后电流(A)
57
42
26
19
从表3-1可以看出凝泵变频后电流有明显的下降:
2) 将2010年2月26日至3月2日#3机凝泵(未变频改造)与#4机凝泵的电耗率进行对比计算,从而算出#4机凝泵变频改造后的节电效果(数据取自运行报表),进而对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
表3-2 #3机凝泵电耗率(#3A凝泵运行)和改造后的#4机凝泵电耗率 (#4B凝泵运行)对比计算:
机组发电量
(×60万kWh)
凝泵用电量
(×0.6万kWh)
机组负荷率
(%)
凝泵电耗率
(%)
#3机
2355
65.5%
#4机
2473.2
68.7%
#3A凝泵
11.88
0.501
#4B凝泵
4.68
0.189
变频装置冷却的空调功率10kW(二台10KW空调运行,按50%出力),变频装置控制电源、冷却风扇及照明等的损耗忽略不计,增加用电约10kW。
增加的用电量为:10X24X5=1200(kWh)
按以上增加损耗后的电量对凝泵的电耗率进行修正:(4.68+0.12)/2473.2=0.194(%)
#4机凝泵单电耗率减少:0.501-0.194=0.307(%)
#4机凝泵节电率:=(0.501-0.194)/0.501=0.307/0.501=61.3(%)
#4机2010年全年负荷率70%左右,与分析时间段机组负荷率基本相符。
2010年#4机的计划发电量为14.94亿kWh,按此发电量计算,#4机凝泵将节电:
14.94X10000X0.307%=458.66(万kWh)
按每1kWh电价为0.34元计算,每年节电费用为:458.66X0.34=155.49(万元)。
项目实际改造费用为168.5万元,变频改造后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基本上一年就可以收回改造投资。
4 结论
温州发电厂这次##4机凝结水泵变频改造达到预期的目的,节电率达到了61.3%。此次变频改造为其它大容量高压辅机变频改造提供重要的参考。
高压变频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性价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火力发电厂中风机和水泵数量很大,采用变频调节方式取代传统的节流调节方式,将是节能降耗重要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 袁登科.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论文.同济大学,2002.
[2] 李永东.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5-46
[3] 张燕宾.电动机变频调速图解.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5-40
[4] 张承慧.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10
[5] 李永东.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5-4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