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
时间:2016-02-14 作者:陈灿 李喜鹏 |
|
|
(3)PROFIBUS的通信速率为:
a.PROFIBUS— FMS:使用RS 485时,为9.6k 500k波特,距离1.6km 4.8km,最多可接I22个节点}使用FSK(频移键控)时,最多32个节点,距离可达5km,介质可为双绞线或光缆。
b.PROFIBUS~ DP:RS-485双绞线或光缆,为9.6K一12M波特}最大距离:12M 波特时为100m}1.5M波特时为200m,可用中继器加大距离,最大站数1 26。
C.PROFIBUS—PA 通信速率为31.25kbps,最大距离为≤1.9km,其每一段上可连接的仪表台数≤ 32台,但决定于所接入总线仪表设备的耗电量和应用的最大总线电流,只要馈入总线的电源不超过规定的最大电压值和电流值,就可以保证在危险区域中运行的本质安全性。
(4)总线存取协议:三种系列的PROFIBUS均使用单一的总线存取协议,数据链路层采用混合介质存取方式,即主站间按令牌方式,主站和从站问按主从方式工作。
(5)三种系列的PROFIBUS很容易集成在一起,DP和FMS使用了同样的传输技术和统一的总线访问协议,因而这两套系统可在同一根电线上同时操作}PA和DP之间使用分段耦合器能方便地集成在一起。
(6)安全性:PROFIBUS PA采用总线供电,支持安防爆要求。
2.5 FF
FF (Fieldbus Foundation)是国际公认的唯一不附属于某企业的公正的非商业化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其宗旨是制定单一的国际现场总线标准,无专利许可要求,供任何人使用,具有如下特点:
(1)FF遵照ISO /OSI模型,其通信模型由四层构成,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及用户层,在OSI模型基础之外增加了一层(用户层)。
(2)通信速率:FF定义两种速率的总线,低速总线H1,波特率为31.25kbps,传输距离为0.2~1.9km(取决于介质)}高速总线H2,其波特率为1.0Mbps/750m或2.5Mbps/500m 。传输介质可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或无线电。
(3)拓扑结构: H1:支持总线型或树型;H 2支持总线型。
(4)介质访问:采用容令牌和查询通信方式为一体的技术,在一个网络中可以有几个站。初始化时,仅容许一个站处于讲工作状态,讲工作状态传来后,主站查询从站,并且特殊的帧结构把讲工作状态送给另一个主站。
(5)安全性:低速总线H1采用本安型总线供电,满足本安防爆要求。
3 现场总线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发展,35KV 级输电网已成为主要的输配电网架,各级35KV 变电站也成为各矿井生产供配电的枢纽环节。由于35KV变电站的建设跨年代较长,自动化装备已远远不能满足技术管理的需求,装备落后,信息通道不完整,将严重地影响到电力网的安全运行和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决策。
下面是对某35KV变电站电力自动化进行的一次改造,其中35KV 变电站的间隔层通讯网络全部采用现场总线技术。
四方华能电网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的CSC2000综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国内率先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的系统。四方公司在国际上率先将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并将基于微处理器的间隔层设备直接并入LonWorks现场总线,以其高可靠的性能和大容量高速度的通信能力,大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信息吞吐和数据处理能力,从而解决了应用低速串口通信采样数据时经常产生的瓶颈现象。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震动性,适用于较大的温度范围,适合于变电站较恶劣的工业环境。其传输速率已远远满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
站内网络通讯采用以太网与LonWorks现场总线相结合的形式.站控层采用以太网.间隔层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信息通过间隔层的测控单元上传到主干网上。这种方案实际上将嵌入式以太网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相结合,可发挥各自的优势。
该系统中测控单元是核心与关键所在,其CPU 选用了32位单片机,CPU 部分采用了嵌入式软件设计,利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及TCP/IP模块,完成以太网的通讯与测控任务,其中Neuron芯片作为CPU 的通讯处理器完成Lon—Works络的通讯任务,利用它就可与保护装置通讯。测控单元以LonWorks网与四方公司制造的保护装置相连,可用RS485、RS232与其他厂家制造的保护装置相连。
采用现场总线方式后与传统的DCS系统相比有以下明显的好处:
A.节省硬件数量与投资。由于现场总线系统中分散在设备前端的智能设备能直接执行多种传感、控制、报警和计算功能,因而可减少变送器的数量,不再需要单独的控制器、计算单元等,也不再需要DCS系统的信号调理、转换、隔离技术等功能单元及其复杂接线,还可以用工控PC 机作为操作站,从而节省了一大笔硬件投资,由于控制设备的减少,还可减少控制室的占地面积。
B.节省安装费用。现场总线系统的接线十分简单,由于一对双绞线或一条电缆上通常可挂接多个设备,因而电缆、端子、槽盒、桥架的用量大大减少,连线设计与接头校对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当需要增加现场控制设备时,无需增设新的电缆,可就近连接在原有的电缆上,既节省了投资,也减少了设计、安装的工作量。据有关典型试验工程的测算资料,可节约安装费用6O 以上。
c.节省维护开销。由于现场控制设备具有自诊断与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并通过数字通讯将相关的诊断维护信息送往控制室,用户可以查询所有设备的运行。诊断维护信息,以便早期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排除。缩短了维护停工时间,同时由于系统结构简化,连线简单而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D.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厂商所提供的设备来集成系统。避免因选择了某一品牌的产品被“框死”了设备的选择范围,不会为系统集成中不兼容的协议、接口而一筹莫展,使系统集成过程中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用户手中。
E.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由于现场总线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模拟信号相比,它从根本上提高了测量与控制的准确度,减少了传送误差。同时,由于系统的结构简化,设备与连线减少,现场仪表内部功能加强:减少了信号的往返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4结语
在变电站中采用现场总线后可实现真正的分层、分布式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符合国际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因此现场总线在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系统中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新建项目中能在可靠性、高精度、经济性等诸多方面获得最大的效益。在国内外现场总线一家和设计研究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必将分系统、分阶段地逐步取代现有的分散式控制系统,在未来定将成为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导设备。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