⑨在电液转换器的压力油供油管路上加装一只10L蓄能器,起稳定油压作用。
⑩设置调节装置。由4只电液转换器、滤油器、蓄能器、截止阀、压力表等集成。
改造后的低压纯电调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
本改造方案已在上汽型5台125MW机组上得到应用。伺服系统设计原理可推广应用于上汽厂生产的12MW、50MW、135MW等各种类型的汽机。电液转换器采用A型,与油动机采用一对一配置。
另外,该电液转换器与油动机也可采用一对二配置,即用一只电液转换器同时控制二只油动机工作。如我公司为宝钢自备电厂2台350MW机组改造的低压透平油纯电调系统。伺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与前述相同,所不同的是伺服控制系统不采用油动机LVDT位置反馈,而是在电液转换器的输出控制油路上增设一只压力变送器,采用油压反馈。
4.2100MW汽轮机低压透平油纯电调
哈汽厂生产的N100-90/535型100MW凝汽式汽轮机。汽轮机的调节系统采用高速弹簧片式调速器,有一只受安全油控制的自动关闭器,4只调节汽阀由一只油动机通过凸轮配汽机构驱动。油动机采用断流式液压反馈双侧进油,动力油压为2.0MPa。
低压透平油纯电调系统如图6所示
(1)调节系统改造要点如下:
①拆去调速器,跟随错油门,分配错油门、同步器、微分器、超速限制滑阀等部套。
②拆去原油动机反馈滑阀和反馈杠杆。
③增设DEH控制器(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
④增设一只B型电液转换器,其输出油压直接控制油动机。
⑤配备超速保护控制OPC电磁阀。
⑥在油动机上加装双冗余LVDT,作为反馈定位用。
⑦供电液转换器的压力油路上设置滤油器及蓄能器。
⑧增加挂闸电磁阀及两只安全油压力开关。
⑨保留原有的遮断电磁阀,另外再增配双冗余AST电磁阀,以提高安全可靠性。
⑩增设可调节流阀,用以调整油动机错油门偏置。
增设三通切换阀,供脉动油切换试验用。
(2)伺服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伺服机构原理如图7所示

图7伺服机构原理图
经计算机运算处理后的阀位指令信号由伺服放大器放大后,输入电液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液压信号,液压脉动油压信号控制油动机活塞移动,当活塞移动时,带动LVDT位移传感器,将油动机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气信号,作为负反馈信号与DEH阀位指令信号相加,当输入伺服放大器的信号为零后,这时伺服放大器的输出就保持稳态值不变。电液转换器输出的脉动油压值也保持原稳态值不变,油动机便停止移动,并保持在一个新的工作位置。
在电液转换器中设有危急继动器,在汽机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停机时,安全油系统便动作,使危急继动器动作,泄去脉动油而使油动机迅速动作关闭相应的阀门。
当汽机转速超到103%n,接受DEH发出的OPC指令信号,使OPC电磁阀动作,切断并泄去脉动油,立即关闭调节汽阀,防止动态超速。
(3)油动机静态调试
①用三通切换阀将油动机脉动油路切除
②按本篇第3.2.2节B型电液转换器调试方式进行调试,并使符合如下要求:
工作油压P=2.0MPa
输入电流I=150mA
控制油压P=1.0MPa左右
③然后用三通切换阀将电液转换器输出的控制油压切除。
④调整可调节流阀,使脉动油压 ,并使油动机处于关闭位置。
⑤恢复三通阀正常工作位置。
⑥调整功放初值(约150mA左右),使P为1.0MPa。
⑦伺服系统闭环试验。
对伺服系统进行静态和动态调试。
本方案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原理同样适用于原油动机采用液压反馈,脉动油压在稳态时为主油泵油压一半的机组,如哈汽、东汽、北重、武汽、南汽等各制造厂家生产的25MW、50MW、100MW等各种类型的汽机。EH系统中电液转换器采用B型,与油动机采用一对一配置。
5、采用DDV阀的低压透平油纯电调
5.1DDV伺服阀结构原理
DDV阀结构如图8所示:
图8DDV阀
DDV伺服阀是美国MOOG公司近期推出的一种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简称DDV(DirectDriveServoValve的缩写)。
它主要由阀位控制器(集成电子线路)、位移传感器、阀套、阀芯、直线马达(包括就中弹簧)等组成。当一个电指令信号施加到阀芯位置控制器集成块上时,此电信号将转换成一个脉宽调制(PWM)电流,震荡器就使阀芯位置传感器(LVDT)励磁。经解调以后的阀芯位置信号和指令位置信号进行比较,使阀芯位置控制器产生一个电流给力马达,力马达驱动阀芯,一直使阀芯移动到新的平衡位置。阀芯的位置与指令信号成正比。伺服阀的实际流量Q是阀芯位置与通过阀芯计量边的压力降的函数。
DDV阀有P、A、B、T、Y五个油口,A与B为流量控制口(节流口),由阀芯控制。P口接压力油,T、Y为回油口。根据不同的接法,可构成滑阀机能:二位二通、三通、四通。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