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比较型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题型特点】近年来的考题中。解题技巧】。此类设问的解答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典题例析】。
论文关键词:比较型,题型特点,解题技巧,步骤,典题例析
【题型特点】 近年来的考题中,比较型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命题者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历史事物放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对照、比较,找准比较点,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物本质的理解。比较类问题的提示语一般有“不同”、“相同”、“异同”、“变化”、“演变”、“联系”、“关系”等。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比较型问题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按照比较方法划分,可以分为类比(比较相同点)和对比(比较不同点)。按照形式可以分为显性比较(有比较限定项的,如,要求比较背景、内容、意义、影响等)和隐性比较(无明确的比较限定项)。
【解题技巧】
此类设问的解答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首先要明确比较的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分别弄清是什么?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
第二步,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题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作答显性比较题时比较容易,因为题目有限定的比较项,容易形成答题方向。而对于隐性比较题,就需要考生自己确定比较项,这就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过程性历史事件,一般可分为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再分别就每一块确定具体的比较点。涉及背景的比较点有:时期、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过程的比较点有:阶段、人物、组织、纲领口号、措施、方式手段等;涉及结果的比较点有:结局、性质、特点、功绩、局限性、作用、影响等。其他类型的比较对象典题例析,可以仿照上述相关要素确定比较点。
第三步,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关联所学知识。同时还应注意的问题有:1.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都……”,对于共同点的回答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也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对所有要比较的的历史事物逐项作答。“变化”类问题的作答,在行文上为“由……到……”,“变化”的原因一般为后者的原因或背景。2. “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对象,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与命题宗旨无关的内容不作比较。3.解题时比较点要逐点对应,而不能把甲事物写一段,乙事物再写一段,这是叙述,不是比较。4.先明确比较点,再作简要说明。只说出相同或不同点,往往不能说明命题的宗旨,通过简要的事实才会将问题说清楚,但对事实的表述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论文格式。
【典题例析】
例题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盂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代表;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两种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东西方两种思想的不同影响及其根源。
(3)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相比典题例析,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分别有哪些发展?试简要说明其共同原因。
【解析】 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第(1)(2)问都要求比较东西方两种思想,第(3)问要求比较康有为和孙中山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第二步,确立比较角度,即明确比较点。第(1)问要求比较两者的共同之处,从宏观上把握,二者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应为反封建实行民主政治。原因应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去考虑。第(2)问要求比较两者的不同影响,一般应从具体作用和长远影响两方面去作答。第(3)问要求比较两者政治主张的不同,正确关联教材作答即可,要注意高度概括。共同原因要从内在的经济根源和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两方面去作答。第三步,组织答案。
【答案】 (1)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共同原因:经济上都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政治上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2)不同影响:欧洲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社会革命。
不同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艰难。
(3)发展:康有为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提倡主权在民,实行民主共和制。
共同原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