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从过去静态单向的,书本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转变为以书本为主,辅之以由声音、图像和影像构成的多媒体和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具有检索功能的网络媒体,具有动态交互的特点;教学传播也从单一的师生交流转变成教师、学生和电脑的三方交流,教学目的从使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讨实际问题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作为高校教师应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转换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素养。
关键词:网络,空气调节,教学
1 引言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从过去静态单向的,书本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转变为以书本为主,辅之以由声音、图像和影像构成的多媒体和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具有检索功能的网络媒体,具有动态交互的特点;教学传播也从单一的师生交流转变成教师、学生和电脑的三方交流,教学目的从使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论文参考网。如何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讨实际问题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作为高校教师应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转换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素养。论文参考网。
2 《空气调节》网络教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课程特点:《空气调节》是制冷空调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讲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原理和工程应用,其中空气调节的原理、空气调节设备、空气调节系统是空气节调课程的重要内容,都有着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需要利用逼真的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
(2)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由于实践机会有限,对一些设备的结构、原理和空气调节过程,如果仅通过一些文字描述,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图书馆缺乏有关的专业图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需要,而面对浩瀚的网上资源,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能有效利用资源;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仅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量和信息量已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交流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课上讲授的时间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在课上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较少,随着学生人数的激增,教学任务加重,学生自习时间分散,教师辅导学生的机会相应减少,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
(3)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教学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因此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将网络资源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网络教育使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式演绎的讲解,转化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构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改变过去一直困扰着许多高校的教学媒体“滞后”的问题,替代过去那种教材陈旧、方式保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教学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空气调节》的教学特点引进网络模式,与原有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师生的沟通、合作,提高了教学效果。


3 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我们开发的“《空气调节》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由首页、学习专题、课题资源、工程实例、在线测试、协作交流等六个模块构成。
(1)首页:主要介绍空气调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和本课程总的学习目标。
(2)学习专题模块: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学习、实践学习、问题留言。理论学习部分,给学习者提供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里面都包含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与难点、测试题和相关资源(图片、文本、动画、视频等)。进入教学资料模块,学习者可以方便地浏览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教师电子教案和有关的教程,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形象生动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都是不断发展的,要使制作的网络课程能够反复使用,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那么网络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应该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这一点,教师可以提交在本地制作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也可以方便地对各种资料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 课程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构建自主探索学习环境的主要内容。本模块包含了资源首页、学术论文、下载中心、网址资源、课件素材几部分内容。学术论文主要给学习者提供相关的专业文章、文献信息、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等;网址资源主要给学习者提供一些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网址,为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提供资源。为了便于学习者能方便快速地搜索到所需要的资源,本模块中也提供了资源检索功能;下载中心包括电子教案、相关软件(焓湿图设计软件、单位转换器、暖通空调设计手册等)等下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需要,拓展学习面;在课件素材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学科课件素材,方便学生有针对性的查找、学习。网络课程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支持学习者的探索和发现,利于学习者的思考,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学习需要。当然为了保证资源的开放性,教师可以随时更新资源内容。
(4)工程实例:工程实例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的能力。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实践性的环节就是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而在工程实例教学中,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自己去寻找发现蕴含在案例背景材料中的相关知识。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工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是网络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学习者的自学活动中,评价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热情,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在线测试模块提供了每一单元相应的测试题,内容主要涉及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学习完本单元的知识后,可以马上进行测试,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修改下一步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
(6)协作交流:网络课程的设计应该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习者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知识重构的重要形式就是协作交流。《空气调节》网络课程通过答疑系统和论坛实现人际交互,学习者可以方便地通过论坛和同伴讨论学习;也可以进入答疑系统和教师实时交流,还可以直接给教师发E-mail。本模块还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在网上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4 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应用
利用一切工具进行教学活动皆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改变师生的交流方式上课,要注意适度使用:一方面现阶段使用这种交流的技术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较之教师完全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学生通过媒体学习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其优越性,网络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师的积极作用。因此,网络只是新型学习生态环境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网络教学只能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而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条件,我们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对于每一章节,教师利用网站中的课程教案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课程教案主要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对课件的细心制作和教师的精心讲解,学生能形成正确概念,为其进行网络模式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后教师布置相关的专题讨论,由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网络教学辅助系统进行自主探索,并通过协作交流平台进行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也可以通过论坛自己建立主题进行交流、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后,在课堂上作学习成果的汇报,教师加以点评,并对不明确的问题给予明确的答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习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探索讨论
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改革试验,从设计到实施再到反思的全过程,是我们在《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改革上的一次尝试,也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总结本次试验,还有以下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增强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收集的反馈信息,可以适时地调整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和具体内容。论文参考网。这就要求设计的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能够根据具体需要灵活方便地修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用于课程的设计中,在教师讲授课程的同时,让学生对课程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把学生也纳入网站建设中来,集思广益,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心理学知识或者学习经验、心得、体会等传上网,同时进一步扩充教学实操训练的案例库,使网站内容更加丰富。
(2) 加强互动性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就需要增强网络的沟通和连接作用,进一步加强在网上与学生的交流,像问题解答、提交作业、评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的网络学习交流。在课堂教学的互动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讨论和教学的实操训练中。
(3)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在这次“问题驱动”的教学改革试验中,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学生只需要对问题进行理解和解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在书本和实践中去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再自行解决这些自己发现的问题,这种主动探索的方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学习意义的心理建构。
6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课堂教学与网络助学相结合的《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以外,围绕学习专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本次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为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左辉,于红光.网络课件中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1213-1217
[2] 孙莱祥,张晓鹏. 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1):36 - 38.
[3] 郑群.网络教育中教学课件设计的目标和要求〔J〕.信息化建设,2003(9):42-43
[4] 王健.我国网络教育现状、技术与发展对策探讨〔J〕.闽江学院学报,2002(23):16-20
[5] 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1(8):6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