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县(市、区)社区学院职能定位与完善的新思考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3.对本区域内各种社区教育活动缺乏有效的协调组织

当前,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都在搞社区教育,文化、卫生、司法、劳动、环保、工青妇团等系统都在推行本部门的专业知识普及到社区的活动。论文参考网。为避免本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社区学院就要对本区域内这些自发自觉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组织与整合。但是,社区学院往往囿于自身的传统角色与人际关系等,不但没有对本区域内各种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组织,而且还对这些活动视而不见,花大力气去搞重复的活动,结果白白浪费了人力与财力。

4.不重视开展对社区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社区教育在我国还是一种全新的全民教育形态,没有先行的经验可循。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实验的方法与途径将一些理念转化为现实,另一方面又要将具体的实践上升为理论,以便更好地回过来指导实践。很明显,开展对社区教育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也是解决社区教育发展“瓶颈”的关键。

但是,在当前各地的社区教育实践中,对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与理论研究都存在着许多偏差与误区。如视实验为荣誉,实验与理论研究不分等等。在理论研究上则存在空、虚、散等问题,严重脱离社区教育的实践等现象。

三、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发展完善社区学院职能的对策措施

1.进一步加深对社区教育本质内涵及职能的认识与理解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有学者认为,这一定义对社区教育的涵盖太过宽泛,将社区的部分职能,诸如提高生活质量及推动社区发展等,都加到社区教育之上,使社区教育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因而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准确定位,造成了当前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混乱。我则认为,这其实是对上述定义的一种误读,此定义真实的意思应该是揭示社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它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说明了它的本质仍是教育,社会性是其特性,其潜在的含义是服务,即教育服务于社会(社区)。因此,通过这一定义,我们至少可以理解:社区教育的组织者是社区,社区教育的参与者是社区居民,社区教育的场所在社区,社区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区居民和社区的共同发展。既然如此,那么,社区教育必须要由政府主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统筹、协调,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社区学院的角色即既要是政府直属的单位,又要能代表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社区教育的具体业务指导,发挥其原有的教育资源优势。而以电大为主体设立的社区学院正是综合这些角色的最佳选择。

至于社区教育的职能,我认为,社区教育当前还处于一种理念上的提法阶段,还不属于一种单独的事实上的教育类别,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社区教育将肯定会发展成为《教育法》中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并提的单独的教育类型。既然如此,那么,社区教育就应先定位在是教育服务向社区的延伸与拓展,是教育在其功能与表现形式上的延伸与拓展。论文参考网。因此,社区教育的职能至少要突出这几个方面:教育项目要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要有保证社区教育项目实施的条件并能不断改善;要有动员组织和促进居民学习的制度与方法途径等。

2.着重处理好二个关系,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能力

社区学院不仅要着重处理好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好同其他已在开展有关社区教育活动的单位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社区学院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处理好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我认为主要是处理好社区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兼任的院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社区学院具体工作人员同教育行政部门分管社区教育的职能处室人员之间的关系。着重要做好这么几个工作:一是经常就本辖区内有关社区教育工作做好汇报沟通,同教育行政部门在行政权力与业务指导上形成互补与合力;二是积极对本辖区内的社区教育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以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着眼本辖区内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做好这些工作的幕后助手角色。

处理好同其他部门单位的关系,主要是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要主动获取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有关社区教育的信息,主动上门沟通,利用社区学院自身的教育教学优势,为各部门各单位更好开展活动送去服务,在共信共建共享与互动互补的前提下,最终达到跨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为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3.纠正社区教育的办学误区,提高社区教育为社区整体发展和居民自身发展服务的针对性

社区教育是指为满足一定区域范围内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化教育和活动。因此,社区学院的办学应紧紧围绕着适应需求、加强服务和提高质量等方面,充分利用社区学院自身的教育教学优势为本辖区内居民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创新、设计和提供高质量的课程、项目、师资和资源等。其中还应包括如何提高居民的学习愿望,引导社区居民进行有效学习等。

社区学院办学要体现上述要求,就必须要消除当前各地社区教育办学中普遍存在的三种误区:一是将一些文体活动看作是社区教育的主体,二是将非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划上等号,三是以为社区教育项目都是公益性的。这三大办学误区的结果是阻碍了社区学院发展优质教育项目与资源,最终必将影响到社区居民的学习愿望,损害社区居民的学习权利,使社区教育的具体实践同社区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4.代行社区教育民间组织的职能,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与研究

当前,民间组织在推进社区教育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日渐引起许多专家学者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其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等特征对社区教育主体性发展及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情况看,县(市)级大力发展诸如协会、联谊会、研究会、基金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形式的社区教育民间组织还不大现实。因此,当前阶段,可由社区学院代行这些民间组织的一些职能。

具体而言,比如总结推广本辖区内社区教育经验、大力宣传普及社区教育知识、开展社区教育咨询活动、开展社区教育地区性合作与交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等,还可以民间组织的身份开展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资金和组织更多的民间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等。甚至可以通过电大校友联谊会、开放教育业余学生的学生社团等多角度广范围地为社区教育造势,有效地推动本辖区内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畅肇沁. 对社区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2] 陈乃林. 民间组织参与:推进社区教育主体性发展的必然选择[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关于青年学生网络轻信行为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论文: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应用写作课教学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