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高师院校美术理论课教学初探_理论课程-论文网

时间:2014-10-07  作者:黄先明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美术理论课是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美术教学中传统的重“技”轻“文”的倾向和现状,严重影响着美术理论课程教学和成效。因此,笔者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探讨

在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美术理论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从其内涵来说,是指对美术之理的思考与论述,如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它是研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工具、制作技术和方法以及美术理论自身,是对美术学科规律的见解和探讨。从课程门类上说,这一课程通常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

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美术专业教师,因此,需要该专业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但是传统的高师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轻“文”,重“术”轻“美”的倾向,美术理论课程严重被“边缘”化,在课时比例、课程安排等方面显得不尽合理。这与现今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相距甚远,很难满足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求。而且,美术教学中存在的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非平衡、协调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高,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所以,不论从学生专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来说,都必须正确处理美术理论教学和技法教学的关系,以便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奠定以后专业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基础。

从课程内容体系上看,美术理论课程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画论、现代美术史、美术批评等。由于高师院校美术专业教学的教育性和基础性特点,与美术专业院校的不同。这就要求其课程的设置和安排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师范性特点,从高师美术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出发,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更加合理、明确地开设美术理论课程。比如:可把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为主修课程。在课程安排上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按不同学期依次开设,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流派、画家和作品等的了解和掌握去分析美术的内容及其特殊性个性,去研究美术的现象、原理、规律,从而培养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其美术理论素质。此外,由于目前的高校扩招,普通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理论基础普遍起点都较低,而且参差不齐。所以,还需要考虑到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总体上说,应关注教材的起点、广度,深度等方面,应突出师范性和实用性原则。比如:教材内容的纲目、章节条理清晰、内容简洁,而且配有大量附图、参考资料和思考练习题。在内容上,应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对部分内容有交插重复的,只要简要概述即可,非重点内容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学等,做到精炼、精简。在教学方法上,要深入浅出,有紧有弛,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笔者在

教学中国美术史课程时,把重点放在绘画、雕塑和书法以及各艺术时期的主要美术成就上,而淡化建筑和工艺美术方面的内容,仅仅选取明清建筑、家具和陶瓷内容来讲解,因为它与我们现实很相关。同时,注意国内外美术研究的新动向,引入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把最具时代性、前沿性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从现实上看,美术理论课教学普遍是大班课,一个班或几个班集中在大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方式多半是教师讲授,强调的多是教材的内容。由于教师要忙于完成教学内容,往往忽略学生艺术思维和感受力的培养,忽略学生“学”的感受,学生只能一味地接受而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分析,结果造成学生对美术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由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具体的、直接可感的视觉形象来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比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融入一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可以是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博物馆、各类美术文化遗迹,也可以是观摩美术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这样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教学就能使学生更充分感受和理解古今美术造型形态特点,了解美术与生活、生产关系,了解美术审美的本质等诸多内容。而且,这种知识—实践—学术的美术理论教学模式延伸了课堂理论教学,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社会活动、科学实验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视角、眼光去观察、判断、思考、体会和总结,去发现、解决新的问题和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美术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地的美术除具有传统的传承而存在着共同的特性外,还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又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和地方特色。就我们江西而言,景德镇陶瓷艺术,以它那“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闻名于世。抚州、萍乡、上饶、宜春、赣州等地的傩面雕刻艺术;婺源龙灯包括花灯、龙灯、马灯、狮子灯、塔灯、船灯、桂花灯等等,瑞昌的民间剪纸,井冈山和赣南的“苏区美术”;还有一些具有民间特色的陶泥艺术、根雕、石刻、编织、刺绣艺术等许多身边存在的资源,所有这些美术资源,从美术特征看,除了自身独具的艺术特点外,同时又具有文化的传承的延续性。它们既是宝贵的美术文化遗产,又是十分难得而又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一点,我们很多美术教师并不否认,但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纲目、章节和内容的要求,忽视当地的美术资源、文化。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半军事化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_学习的主人-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