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整个模型拟合良好,说明检测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为便于验证性因素分析。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育环境在农村。论文关键词:构想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开放教育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新的培养模式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1]。 由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学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农民或乡村干部(乡镇干部),是有别于其他群体;“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育环境在农村,也有别于教育条件较好的城市现代远程教育[2]。国内已有学者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的适应性和形成性考核进行了探索与研究[3, 4],而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课程的考核是否达到目的要求还没有人探索。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植物生产技术类各专业中均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为课程样本,以探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考试试卷的构想效度进行验证分析研究。 构想效度就是测验对构想(corkstruct)进行测量的有效程度(standars for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1999)。《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考试的构想效度就是《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对测验设计者(testmaker)所构想的被试的能力(ability)进行测量的有效程度。 1.研究样本、方法及工具: 样本:我们选择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第一学期至2009-2010第二学期共四个学期期末考试的371份试卷进行了分析研究。 分析方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Factor analysis,CFA) 统计工具:SPSS13.0,amos4.0 2.试卷结构及构成: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教育学论文,是为后续学习各类专业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性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技术,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中国论文网。 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包括作业成绩、实验、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等)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以卷面闭卷考试形式进行的,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占课程总成绩的50%,是该课程的综合评价方式。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的分为三部分,植物病理,植物昆虫,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的内容多,理论性比较强,植物病虫害的概念,各类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基本原理容易混淆。终结性考试试卷题型涉及有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题、问答题五种题型,各个题型有3-10个小题,共31个小题。每个题型都有各章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试卷内容涵盖了教材的各个章节,并适当的突出了重点。试卷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教育学论文,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25%,理解35%,应用40%。试卷题目难易程度大致比例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卷结构如表1。 表1: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试卷结构分析表   
    
        
            | 题型 | 课程内容分布 | 小题数 | 小题序号 |  
            | 植物病理 | 植物昆虫 | 防治原理方法 |  
            | 名词解释 | 2 | 2 | 1 | 5 | e1 e2 e3 e4 e5 |  
            | 填空题 | 5 | 4 | 1 | 10 | e6 e7 e8 e9 e10 e11 e12 e13 e14 e15 |  
            | 单项选择 | 4 | 5 | 1 | 10 | e16 e17 e18 e19 e20 e21 e22 e23 e24 e25 |  
            | 简答题 | 1 | 1 | 1 | 3 | e26 e27 e28 |  
            | 问答题 | 1 | 1 | 1 | 3 | e29 e30 e31 |  
            | ∑ | 13 | 13 | 5 | 31 |     |  
            |  |  |  |  |  |  |  |  3.试卷理论结构模型: 试卷中31个小题,我们可以看成分布在课程中的31个知识点,理论构想上分属于三个潜在因素,即因素1(f1)植物病理,因素2(f2)植物昆虫,因素3(f3)防治原理与方法。因素1(f1)植物病理包括:在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题、问答题中的13个小题(或知识点);因素2(f2)植物昆虫包括:在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题、问答题中的13个小题(或知识点);因素3(f3)防治原理与方法包括:在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题、问答题中的5个小题(或知识点)。按三个潜在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三个潜在因素之间两两相关。原小题序号归于相应的潜在因素,为便于验证性因素分析,转换成新的变量a表示。我们将答卷的小题得分逐一统计出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按最高分值为5转换成新数值,用amos4.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经过反复验证,我们设计出《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试卷理论结构模型图(如图1)。 
 图1《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试卷结构理论模型 4.统计结果与分析 4.1项目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SPSS分析) 表2 试卷内容项目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   
    
        
            | 维度 | 编号 | 数量 | Alpha |  
            | 植物病理f1 | a1-a13 | 13 | .8972 |  
            | 植物昆虫f2 | a14-a26 | 13 | .8965 |  
            | 防治原理方法f3 | a27-a31 | 5 | .7895 |  试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Alpha =0.9492 在上表中,植物病理、植物昆虫、防治原理方法维度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说明样本数据的可信。 4.2 因素载荷系数: 表3 因素载荷系数矩阵(Standardized Regression Weights)   
    
        
            | 植物病理 | 植物昆虫 | 防治原理方法 |  
            | 项目 | 因素载荷 | 项目 | 因素载荷 | 项目 | 因素载荷 |  
            | a1 | 0.757 | a14 | 0.754 | a27 | 0.874 |  
            | a2 | 0.803 | a15 | 0.679 | a28 | 0.848 |  
            | a3 | 0.782 | a16 | 0.762 | a29 | 0.891 |  
            | a4 | 0.810 | a17 | 0.871 | a30 | 0.860 |  
            | a5 | 0.811 | a18 | 0.843 | a31 | 0.880 |  
            | a6 | 0.662 | a19 | 0.815 |     |     |  
            | a7 | 0.679 | a10 | 0.689 |     |     |  
            | a8 | 0.746 | a21 | 0.757 |     |     |  
            | a9 | 0.780 | a22 | 0.742 |     |     |  
            | a10 | 0.674 | a23 | 0.775 |     |     |  
            | a11 | 0.766 | a24 | 0.746 |     |     |  
            | a12 | 0.843 | a25 | 0.744 |     |     |  
            | a13 | 0.679 | a26 | 0.688 |     |     |  从因素载荷系数看(见表3),本课程试卷因素间的因素载荷系数在0.66-0.89之间,表明各因子都较好地解释观测变量的方差,说明这些试题项目能较好地测量它所在的维度中国论文网。也表明测验项目具有较好的信度(reliability)。 4.3 潜在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表4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试卷相关矩阵   
    
        
            |     | 植物病理 | 植物昆虫 |  
            | 植物昆虫 | 0.654 |     |  
            | 防治原理方法 | 0.877 | 0.855 |  从潜在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看出(见表4)教育学论文,潜在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 65 以上,相关程度比较高, 这符合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假设的要求(公共因子之间允许相关)。说明潜在因素的测试之间的具有强的关联性。也说明知识之间的联系。 4.4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结果: 表5《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试卷结构验证性因素模型拟合结果   
    
        
            |     | CMIN/DF | CFI | TLI | RMSEA |  
            | 理想值 | >0.05 | >0.90 | >0.90 | <0.08 |  
            | 研究模型 | 7.130 | 0.950 | 0.942 | 0.056 |  从以上模型拟合指数可以看出,相对拟合指数CFI (比较拟合指数),TLI(非赋范拟合指数)值分别为0.950,0.942;均大于0.90,这表明模型整体模型拟合很好。绝对拟合指数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的值为0.056;均小于0.08,是可以接受的。以上结果表明,整个模型拟合良好,说明检测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5.讨论与结论 经验证性因素分析,《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试卷理论结构模型拟合良好,试卷检测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表明,《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考核的有效程度高。基本达到了对农民大学生的考核目的和要求。 由于测量的样本是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考试试卷,不是对整个“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考试试卷的测量,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局限,对其他农民学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桂云.电大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J].中国远程教育, 2009年第2期
 [2]王勋建.基于农民特点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学创新[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李智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学习者学习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第10期
 [4]王强等.“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形成性考核成及基本考核模式探索与研究[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