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状及培养模式的探析_人才培养

时间:2011-07-08  作者:秩名
  三、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深入分析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就业;二是考研。这实际上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和应用型。他们既有共同的需要即整体素质、专业素养的培养,但二者又有不同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在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增强实际动手的能力;研究型人才在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培养科研能力,为未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这就需要在培养模式上不能“一刀切”,要体现“个性化服务”。基于目前国际贸易专业面临的困境,在以前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突破――即走分级教学的模式是可行的。这里所说的分级教学也不是从大一开始,而是到高年级后,学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是深造还是就业,据此再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走“学校+公司模式”和“学生+导师模式”。当然单凭一个分级教学并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针对目前我院国际贸易专业面临的问题,需要从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做一个统筹安排,才能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就业趋困现象。

(一)培养方向上应独具特色。国际贸易专业通常意义上都是英语专业,但内蒙古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双重特点:既是一个内陆城市,又是一个边境口岸城市,与俄、蒙边境相邻,与俄蒙的贸易额占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另外,内蒙古自治区的口岸还承担着我国其他省份与俄蒙贸易的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伴随着中国与俄蒙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国际贸易专业在方向上做一个合理的调整是分成必要的。

1.蒙汉兼通、俄汉兼通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发展趋势。近年来,我们与蒙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虽然2010年中蒙贸易额仅有39.84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为554.5亿美元,但从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情况来看,与俄、蒙的贸易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据资料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总额6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其中对蒙古国的贸易额为11.5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18.9%,同比增长36.9%,高于总体的增长比例;对俄的贸易额达到19.1亿美元,所占比例为31.5%,也即近三分之一的贸易是与俄罗斯进行的。另外伴随着与中俄、中蒙经贸关系的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内蒙古财经学院早在2009年就已招收了第一届国际贸易(蒙语)的学生,但在培养方式上并没有创新,与汉语学生相比,在课程设计上只是增加了边境贸易概论等课程,其他课程没有太大的差别。蒙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侧重点应在口岸。内蒙古是一个口岸城市,大部分口岸又在内蒙古与蒙古国之间。因此加强口岸管理、货物运输等知识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蒙语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语言,他们不仅精通蒙语,而且汉语交流也没有障碍。如果再进行专业知识的训练,应当说就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2.以英语为基础,开辟第二外语、重视第二外语的学习十分必要。目前,国际贸易英语是我们培养的基础,但从我们自身来说,其优势不明显。因此我认为在学好英语的基础上开辟第二外语的学习:包括俄语、日语等都是可选择的。在开放的社会,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课程设置方面更加系统。基于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需要增加提高技能的课程以及把考研、考证的课程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另外,还要增加具有区域特征方面的课程。总体上来看本科课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包括基础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程等)、提高技能的课程及考证、考研的课程,每一部分课程侧重点各不相同,要求也各不相同。

1. 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开创未来的工具。目前许多学生对数学类课程认识严重不足,事实上数学对学好经济学科至关重要,越是向高层次发展越是如此。因为国际贸易专业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该学科侧重于实证分析,数学课程是未来学好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是进行计量分析的工具,为什么有些学生一提到经济学就头痛,听计量经济学就像听天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数学没有学好。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当做好这方面的教育,另外学校应当适当增设数学类课程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外语类课程,特别是外教的口语课程建议采用小班化教学,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班,最多不要超过20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教面对面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精读课程也要配备最优秀的教师,为了鼓励优秀教师担任国际贸易专业的精读课程学校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

2、理论体系的构建――专业素养培养的基础。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自生的理论体系。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构建其独具特色的本学科的理论体系,这是对国际贸易专业这个学科最基本的要求。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增加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要去选择;第二,增加带有国际化经营的一些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第三,增加反映区域特征的一些选修课程,包括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3.增设实操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重视理论的学习,而不能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的技能无法得到提高。但目前,许多公司并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那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现有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实际上我们系有4名老师来自于企业,这是非常好的资源,他们曾经在公司干过多年的业务或目前仍然在公司兼营外贸业务。熟悉业务流程,懂得如何与外商谈判。如果提供机会为学进行这方面的辅导,那受益的将是我们国际贸易专业的全体师生论文下载。基于此,我觉得建立一个仿真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实验室里建立起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职员就是我们的学生,另外我们可以聘请公司的业务员为学生进行有偿辅导。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公司,模拟从谈判到货款结算的整个过程。当然从长远发展来看,还可以设立我们自己的公司,进行实际业务的拓展,这未必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4.把考证及考研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考计算机等级证、四六级外语证外,还有许多专业证件可能在就业过程中作用较大。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就有外销员证、报关员证、国际商务师证、单证员证等。目前,学生在这方面很盲目或不知道,如果我们把这些也纳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对他们进行专业辅导,学生就会少走弯路。另外,考研也是近年来大部分学生选择的一个方向,但对考研的动态、学校的选择等方面也存在一些认识不足,因此建议成立考研辅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师资培养――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教师自己要提高本身的素质。在师资培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我系教师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增强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教师直接到公司实习,实习的方式可以是脱产实习,也可以利用没有课的时候到公司实习,这样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上课更有针对性。二是让公司有经验的业务员直接对我系老师进行业务培训;三是聘请公司的业务员作为我们的外聘老师,承担实操课程。把学生的培养从课堂延伸到公司,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国际贸易专业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个实操的过程。

(四)在培养方式上――走国际化之路。国际贸易是一个外向型的专业,需要与国际接轨,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跨国经营的课程、增设区域特征的课程,比如对于蒙班的学生开设蒙古国的国情学等就非常有必要,更需要让学生走出国门,比如像美国就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要出国考察(不属于旅游)等,增加对目标国的感性认识,这不仅是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一种需要,更是全面了解贸易伙伴国的文化、风俗习惯、法律、法规、交易习惯等的一种现实需要。当然对于我们内蒙古的学生因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出国可能过于奢侈,但学校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比如寻找一些与我们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人才培养,他们对汉语的需要也比较迫切,就内蒙古而言可以和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一些学校加强交流与合作,他们一些大学也开设了汉语。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合作学校,其具体的做法如下:

1.教师之间交换教学。目前,我校的外籍教师都是外聘的,且不说费用开支比较大,单就教学水平来说也很难保证质量,如果我们能找到合作的学校,相互派一些优秀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不仅会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合作,相应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充分保证。

2.学生交换学习及实习。可以相互派优秀的学生交换学习及实习,让学生深入对方国家的课堂、市场、公司等进行学习和观摩,这不仅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有好处的,而且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五)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方面――分级教学是必由之路。学生的专业素质表现在两方面:理论及实践。在基础知识及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充分了解了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级教学,展示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打造一个展示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平台。

1、基本模式

(1)应用型人才培养走“学校+公司模式”。这一模式由富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辅导,把学生派到公司进行实习或聘请公司有丰富经验的业务员作为我们的外聘老师走进课堂,训练学生的业务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目前许多学校在这方面没有一个系统的实践培养计划,而往往把实践活动作为一个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而学生也象征性地交一份实践报告了事,老师只就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评阅,其结果是实践活动成了纸上谈兵,起不到实践活动应有的作用。

(2)研究型人才培养走“学生+导师模式”。此模式主要由理论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担任。通过组织学生研讨、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为未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时间安排上。应当放在第六学期期末,因为这个时期课程基本结束,可以利用暑假对学生大四一年学习生活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学生的素质、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得以相应提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四年系统学习积累的知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从培养目标的制定到课程的设置,从课程内容的修改到师资力量的培养……,每一个方面都极其重要。虽然国际贸易专业就其本身而言是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特征的跨国经营型人才,但其培养过程中又受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各高校应当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地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不同要求拓展出新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走出就业困境,顺利踏上就业的征程。


参考文献:
(1)孙云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中国林业教育,2005年3月
(2)罗旭娟、王春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经济论坛,2009年4月
(3)李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4期。
(4)陈启虎,宁波大红鹰学院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年2期
(5)付达院,“越秀”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中外企业家,2010年3期
(6)田俊芳,国际贸易专业“课证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10年16期
(7)王莹,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北方经贸,2010年5期。
(8)李志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求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抓也为例,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第9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当代大学生更需要“因材施教”_教育管理论文
下一篇论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_优势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