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_错位发展-论文网

时间:2015-03-11  作者:赵明威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起点较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定位为三年制高职教育,这明显与职业教育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相适宜,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弊端也日益明显。高职院校经过数十年发展,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特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具备了承担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能力。职成〔2011〕12号文紧抓时代需求,适时对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高职四年制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制度”的新目标,这是现阶段国家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做出的正确抉择。

但是高职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硬件建设等多个方面依然与普通教育本科院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高职教育探索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明确和本科教育错位发展,这样才能够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层次。高职四年制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应当以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创新性地解决企业技术应用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彰显高职教育特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探索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对高职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对高职院校原有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潜心研究,勇于改革,积极探索高本衔接,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开辟住更为广阔的领域。

四、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其根本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社会真正认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项主要任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口端在行业企业,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必须紧扣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充分吸纳企业力量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紧紧围绕地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通过广泛调研,企业深度参与进行顶层设计,创新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应当在学校层面上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统领框架,各专业要深入企业调研,经过专家充分论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基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催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方受益。同时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端人才,高职教育还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当中,并不断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突出在实践性教育特色。其次,高职教育还需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2.强化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科学地规划专业建设,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谋求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专业建设需要科学定位,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出发,坚持优化内涵以提高质量,扩大外延以适应发展。在专业建设思路上,高职院校依据国家政策,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围绕院校自身定位与发展规划,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培育特色,积极树立名牌,巩固长线专业,调整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扶植新兴专业,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教改试点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强专业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教学条件优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专业建设体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高端技能人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探索品牌专业建设思路,在专业建设实践中,深化与集团内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人力、技术和装备资源,探索出“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学院专业建设总思路,形成了国家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院级重点专业三层并进的专业建设体系,按照“优先发展潜力专业,重点发展骨干专业,适度发展基础专业”的建设原则,通过对接装备制造业,依托行业协会,合作骨干企业,建设成了一批行业内有影响的特色专业,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3.提高师资水平

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培外聘”依然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最为有效的途径。为此,政府层面应当积极提供政策,打破专业职称评审编制限定,允许教学工作量达标的企业兼职人员参与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从而鼓励企业高技能人才投身职业教育事业。高职院校应当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突破利益瓶颈,充分将企业优质人才吸纳到专业教师队伍当中,强化专业教学能力。对于专职教师,高职院校必须制定并实施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保障政策,使专业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间断地接受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强化实践技能。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成人高等教育学风、教风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学科群专业文献共建共知共享新探-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