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预测医学生成就目标取向对自我妨碍的预测作用与以往研究一致。然而本次研究结果与之前预测大相径庭。是抽样误差,还是医学生的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个体的自我概念经常决定着他的思想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不仅不看好自己,且感到自己不能左右逆境,能力又是难以改变的。但成就追求、社交接纳仍是个体居于支配地位的动机源,于是自我防碍也就成为了此时的一种必然的自我保护的行为策略。笔者估计,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妨碍存在显著负相关,本次研究结果印证这一假设。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妨碍的预测因素,对消除或改变自我妨碍发生的线索非常必要的。
医学自我妨碍倾向具有一定独特性,需考虑生源地、学历及年级等因素。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应敏锐的意识到提示该生存在较高的自我妨碍倾向,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必要给予城市及本科高年级学生予特别关注,协助他们采用合理的自我保护归因策略应对压力和困难情境,促进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结论
(一)不同学历、年级、生源地医学生的自我妨碍、掌握目标均存在显著差异。
(二)掌握目标、成绩目标与自我妨碍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妨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成就目标和掌握目标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三)掌握目标对自我障碍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自我障碍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Thompson T,Richardson A.Self— handicapping status,claimed self— handicapping and reduced practice effort following SUCCO~SS and failure feedback.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71(1):151—170
2 Urdan.T , Midgley C. Academic self - handicapping :What we know , what more there is to lea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1,13(2):115-138.
3 袁冬华 , 李晓东 ,从旁观者视角看自我妨碍策略的效用,心理理科学,2008,31(3):625—628
4 Dweck,C.S.Leggett,E.L.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on and Personality.Psychological Review,1988(95):256—273.
5 毛晋平,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取向、不可控感、自尊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
6 刘寅华,胡军平,学业自我妨碍预测因素的研究分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4(6)
7 袁立新,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 25(6)
8 申雯,初中生的自尊、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32—633
9 李晓东,庞爱莲,林崇德.中小学生对教师和同伴价值信念的知觉及其对归因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3,23(4):34—38
10 梁九清,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和状态焦虑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6-18
11 吴 俊,陈建文,不同水平自尊者的自我妨碍研究,天 中 学 刊,2007,22(1),135-137
12 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7(1):39-43
13 杨丽.何炎芬,毛晋平,自尊、成就目标与高中生自我妨碍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
14 美]伯纳德·韦纳. 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孙煜明译) [M] .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