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湿度小的晴夜成霜分析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形成霜的天气条件解释为,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地面温度在0℃以下。对此,本文结合当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霜,成因,分析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形成霜的天气条件解释为,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地面温度在0℃以下。而笔者在实际观测中多次发现在风速适宜的晴夜相对湿度较小时,个别地物上也有霜形成。免费论文。对此,本文结合当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1 成霜个例

滑县2005年12月4日和5日夜间有霜存在,日相对湿度在40%以下。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各日夜间相对湿度均偏小,其中4日尤为突出。

表一:夜间(20时-08时)各整点相对湿度

 

  20时 21时 22时 23时 24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夜间平均
4日 22 27 25 29 33 49 42 44 52 43 41 37 31 38
5日 27 29 27 28 47 56 49 61 43 53 55 63 63 46

 

2 因子分析

2.1 地物(面)辐射冷却情况

成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地面或地物要足够的辐射冷却,即其温度要降到0℃以下   [1]   。免费论文。对此,我们从云天状况和地面温度两个方面分析。

12月4日和5日的夜间天空均无云,利于地面或近地物的辐射冷却。4日和5日夜间的地面温度都在0℃以下,最低分别达到-10.4℃和-11.2℃,说明地面和近地物辐射冷却的程度已具备成霜条件。

2.2 贴地水汽状况

贴地要有足够多的水汽   [1][2]   ,这是成霜的条件之二。相对湿度反映空气的饱和程度。通过对百叶箱相对湿度资料分析,可以了解近地层水汽变化情况。从4日夜间湿度连续变化曲线(图1)可以看出,在02-05时之间有几处湿度明显的跃升,但仅在50-60%之间波动。值得注意的是,相应时段的风速比较适宜(见图2),从而保证了贴地层有新鲜空气的输送,同时产生水汽凝结后的空气能及时疏散。从5日夜间湿度和风速变化曲线(图3和图4)不难看出,该日夜间的湿度和风速条件较4日更有利于霜的形成。

  图1 4日夜间(20-08时)湿度连续变化曲线

  图2 4日夜间(20-08时)风速连续变化曲线

  图3 5日夜间(20-08时)湿度连续变化曲线

  图4 5日夜间(20-08时)风速连续变化曲线

2.3地面物体属性

霜所依附的物体的属性在成霜中也很重要。观测中发现,低湿天气条件下成霜的,都出现在个别物体上,较多的是草叶、麦苗。

在同样天气条件下,质量相同的同类物体,具有相同的内部热量。若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则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或更早有霜形成。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麦苗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其上就容易形成霜。在湿度不是非常有利于大范围地面和近地物上形成霜的条件下(如湿度较小),个别草叶、麦苗上相对容易些。

3 讨论

(1)其他条件相同时,辐射冷却越迅速的物体表面,越容易形成霜。免费论文。

(2)只要夜间贴地层水汽和近地物辐射冷却满足一定条件,虽然湿度较小,但仍有成霜的可能

(3)实际观测中,在霜少和低湿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观察草叶、麦苗等表面积较大的近地物表面。


参考文献
[1]邬平生,龚钱江,吴树立,等.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176-177.
[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1-2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设计色彩的表现性
下一篇论文:市政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工程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环境保护论文
最新环境保护论文
读者推荐的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