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制造加工业对省外能源、原材料依赖性很大,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转换成本大幅提高,占我省很大比重的低层次加工工业正逐渐失去竞争力。
四、证券市场发展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按照“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市场建设质的跨越。证券市场对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兼并和国有资产重组,改变企业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的资本结构,减轻运营成本和银行风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上市公司超过1600多家,证券市场总市值已达14.58万亿元,并将迎来超常规大发展的良好机遇。
通过资金和上市公司双向扩容,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数量及规模将持续增加。市场结构显著改善,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体。投资基金从无到有,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主力,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相继入市,国有股、法人股最终解决上市流通问题,企业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国内二板市场较为活跃。二板市场是针对民营中小型高成长型企业提供的融资场所,并作为主板市场的过渡和退出环节。科技创新型或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只需二年经营记录,不作盈利要求,且发行后股本在三千万元以上的均可申请上市。除二板市场以外,地方性小规模场外证券交易中心陆续建立,以适应产权交易需要。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进展,创新金融工具不断涌现。海外上市队伍扩大,海外证券市场选择增多。外资有控制的进入国内A股市场,引进中外合资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加深。利率实现市场化,可转换券、认股权、期指等投资工具将先后推出。中国证券市场将逐步显示出成熟的资本市场风范。
企业债券市场总体仍滞后于股票市场。“十一五”期间,四川省改革多重审批体制,简化发行手续,放宽债券上市要求,推广店头交易,加快债券利率和期限设计的金融创新,将使债券市场加速发展。
四川的资本积累相当丰厚,到2008年11月,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2960.13亿元,各项贷款14736.36亿元,存贷差将近8223多亿元。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比例却只占融资总量的1/5左右。
五、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发展
四川率先推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十五”期间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格局。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性变化,造就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富有活力的工业化主体,构筑了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的制度基础,构成改革创新的先发优势。
根据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原则,通过抓大放小和公司制改造,全国范围的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接近完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形之下,四川省体制创新的边际效应下降,先发优势逐渐弱化。根据“十一五”现代企业制度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企业制度从产权领域向企业运行机制纵深发展。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公司管治结构,并进一步表现为科学的决策体系,激励和约束制度,以及持续的创新机制。四川省未来的体制创新领域,主要来自于微观企业的管理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机制。其次,产权清晰为产权重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刺激了产权流动机制的形成和发育。市场、要素和效益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企业扩张更多地依靠资本的社会集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将取得突破。
邵洪涛(1977-),男,汉族,安徽阜阳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证券知识读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2 四川省统计局 《2009年四川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年8月
3 吴季松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3月
4 张亦春 《金融市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5 王宇等:《现代风险资本——催生知识经济的创新动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