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我国外贸一般贸易逆差364.1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2256.7亿美元。我国的巨额顺差主要产生于加工贸易,而绝大部分加工贸易是由外资企业主导的,产品也多返销欧美发达地区,最终导致了欧美对华贸易逆差。在我国出口总额的构成中,一般贸易仅次于加工贸易,但是却经常处于逆差状态。这反映出我国自有企业和品牌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总体不占优势,或者说占优势的产品种类并不多。
(三)服务贸易比例低,且处于逆差状态
1、贸易发展不平衡
报告称,2010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为165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约占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2%。1982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中国是贸易大国,总体进出口规模在全世界排第二三名,而服务贸易在世界排名仅为第七八名,可见我国的外贸发展不平衡。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约占世界的3%左右,而实力最强的美国约占17%。
2、传统项目逆差,新兴项目较弱
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大项是运输和旅游,运输却是最大的逆差项;一向顺差的旅游在2010年也出现了逆差,可能与全球经济环境有关。建筑是我国的传统强项,仅有少量顺差。与我国相比,美国虽然总体贸易逆差,但服务贸易方面却有全球绝对优势,且主要出口项目为金融、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等科技含量高的领域。让我们欣喜的是我国在金融、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出口方面,虽然总量不大,但是取得了少量顺差。证明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还是有进步的。
3.针对问题的改进措施
为了与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相称,也为了加强我国在新兴服务行业的实力,应该大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商务部在政策研究课题《扩大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对策研究》报告中,建议中国政府应按照三个层次来促进服务贸易出口:“深度挖掘”运输、旅游和建筑服务,“重点培育”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特许专利使用,“特别关注”文化教育、分销和咨询服务等。
表42010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情况

(四)外资企业成为中国出口的主力,国内企业实力不强
从出口企业性质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额的55%(很大程度来自于加工贸易),国内企业加起来还不足一半。这个现象一方面证明了我国利用外资成果显著,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国外贸的脆弱性。试想一国外贸的繁荣主要靠外资企业支撑,一旦外资撤走,中国外贸将倒塌半壁江山。因此,中国外贸不能沉醉于表面的繁荣,而应该加速国内企业的升级,使中国企业真正掌握中国外贸的命运。
表5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金额单位:亿美元)
企业性质
|
出口额
|
占总值的比例
|
总值
|
11346.35
|
100%
|
国有企业
|
1725.60
|
15%
|
外商投资企业
|
6186.49
|
55%
|
集体企业
|
365.61
|
3%
|
其他
|
3068.66
|
27%
|
(五)国别贸易不平衡,顺差逆差集中
我国主要出口市场排名依次为:欧盟、美国、香港地区、东盟和日本。主要进口市场排名依次为:日本、欧盟、东盟、韩国、台湾地区。
表62010年1-9月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

受现有国际分工格局和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较大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我国的贸易在国别地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对日本、韩国、台湾逆差分别为414.1、522.2和649.5亿美元,但对美国、欧盟顺差分别为1325.4和1026.5亿美元。
我国对美国、欧盟长期以来保持巨额顺差,招致贸易摩擦增多;这两年,上述两个地区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运用各种贸易壁垒,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施压。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利于缓解这个矛盾,但是我国对较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日本、韩国却常年保持逆差。贸易格局的不平衡总是使我国陷入两难境地。
三、总结
总体来看,秋季报告显示,中国外贸已经基本走出了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规模超过2008年,出口创汇成果丰厚。繁荣的景象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繁荣背后隐藏的确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我国要想真正成为贸易大国,就需要不断的弥补自己的缺陷,培养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主要依靠外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只有这样,中国外贸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
2 裴长洪.中国国际商务理论前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