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国际贸易论文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分析_基尼系数

时间:2013-05-30  作者:赵家章

论文导读::本文利用1985-2008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29个省市间及3大区域间的FDI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9个省市间FDI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小,并不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相对差异则表现为“W型”的趋势;三大地区内部差异显著,其中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整体而言,中国省市间FDI的差异程度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为了缩小地区间FDI的差异性,中央政府有必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差异,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
 

一、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却日益扩大,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受到中央政府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事实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与地区间利用外资的程度紧密相关。已有的研究在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差距问题时大都把FDI看成一个影响因素,但却忽视了对地区间FDI差异更为深入的研究。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FDI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各地区间FDI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中国地区间经济差距问题必须考虑FDI因素。基于此,本文拟利用1985-2008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各省份的FDI差异性进行分析。

二、文献回顾

关于FDI地区分布差异的研究,目前专门的研究文献不多。相关文献大都集中于研究FDI的区位选择以及影响FDI差异的影响因素。

国外关于FDI区位的实证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基尼系数,Wheeler(1992)等人通过定义函数发现,集聚经济和市场规模决定了美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区位选择[1]。Coughlin(2000)从公司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认为区域面积、人均收入、产业聚集、劳动力市场条件、税收等都是美国吸引FDI的决定因素[2]

国内学者关于FDI区位分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后学者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来分析我国FDI区位分布条件因素。鲁明泓(1997)[3]、贺灿飞和梁进社(1999)等的研究认为FDI在我国的分布具有集中性和沿海型的特点,并且FDI在我国的空间分布结构严重失衡,区域性差异非常明显[4]免费论文下载。魏后凯(2003)发现加入WTO后外商在华投资并没有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反而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5]。汪旭晖(2006)分析了FDI的区位变迁及其特征,认为FDI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FDI在东、中、西地区省际间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6]。何兴强和王利霞(2008)的研究则是通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15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FDI区位分布进行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样本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7]。其他的实证研究还包括魏后凯等(2001)单独对秦皇岛的实证检验[8];刘荣添和林峰(2005)运用面板数据针对东、中、西进行的研究[9]

学者们研究的另外一个方向就是集中于研究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肖政等(2001)对影响FDI的因素进行经验分析,认为我国沿海与内地的FDI地区性差异是人均GDP的地区差异、基础设施、熟练劳动力和官僚主义的地区差异造成的[10]。朴商天(2004)探讨了对外开放度、工资水平、研发人力、市场规模、基础设施、集聚度、鼓励政策等变量对外商投资选择的影响,并根据中国各省市的资料,推导出外商直接投资选址产生影响的因素[11]。其他的研究还包括张征宇和朱平芳(2009)采用面板数据进行的分析[11];王剑(2004)[12]、李国平等(2007)[13]等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的研究。

综观上述文献,学者们关于我国FDI区位选择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但大多数文献的研究范围为中国某个省市,或者侧重于FDI 的微观主体需求影响因素的探讨。到目前为止,系统、完整分析中国各省市间利用FDI差异性的文献不多,对于FDI地区间差异的测算、变化态势的研究显得不足,对FDI的地区协调发展的分析也不是特别充分。鉴于此,笔者采用收入差异经典研究方法来揭示我国省市间利用FDI的差异性及其变化态势。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

(一)指标选取

研究差异的统计方法和度量指标有很多,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勾勒出的变化趋势总是相同的。已有的研究大都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研究收入差距,本文拟采用上述指标来衡量我国地区间利用FDI的差异程度。

1.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表示样本标准差与平均值之间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即:。其中分别表示变异系数和标准差。变异系数越大,表明样本中不同地区间FDI的差异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0,则表明各地区间FDI没有差异。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提出,后经阿特金森(1970)和森(1973)等进行了完善和拓展,目前在国内外有关经济发展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文献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本文借鉴基尼系数来分析地区间FDI的差异程度。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是:

变异系数

上式中,G表示基尼系数,是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比重基尼系数,按从低到高的顺排列,n是地区个数。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要先根据FDI的大小从低到高排序,使FDI额大的省份在指数的计算中所占权重较小,FDI较小的省份在指数的计算中所占权重较大。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于1,地区间FDI差异越大,风险越大;如果越接近于0的话,则地区间FDI差异越小,风险越小。

3.泰尔(Theil)指数

泰尔(Theil)指数是目前研究收入差距及其分解比较流行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把总体的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和组内差异。泰尔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变异系数

式中代表收入观测值,代表平均收入,代表样本体积,代表人口比。泰尔指数越大表明地区差异越大,反之地区差异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尔指数的增加意味着地区差异的扩大,反之,则意味着地区差异的缩小。

本文借鉴Theil指数对中国省市间FDI差异进行分析。根据Theil指数的原始公式、分解公式及其内涵,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用省份和直辖市的总数代替分解公式中的人口变量,用FDI数值代替收入变量免费论文下载。则Theil指数就变为: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国际贸易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_大宗商品
下一篇论文:中国大豆进出口形势的逆转与粮食安全-百年间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地位的逆转及其历史启示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国际贸易论文
最新国际贸易论文
读者推荐的国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