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金融化和虚拟化,不仅大幅提高了社会总产出,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率和企业效益。但此时,人力资本的地位远远低于物质和货币资本的地位,物质和货币资本产权的力量远远超过人力资本产权的力量,物质资本雇佣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受雇佣于物质资本,工人只能凭借人力资本所有权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工资收入,而没有权利参与到对企业利润的分配中去,相反,物质和货币资本则能凭借其所有权获得丰富的利润。这时的人力资本产权仅仅发挥了所有权的职能,显然其作用明显低于物质和货币资本。基于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力量的对比,可以说,在博弈中占优势的一方往往是货币资本所有者。
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方式看,统治者过多地追逐货币资本,视货币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中出现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现象也再所难免。产业结构中加工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以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为主,粗放式地增长,工业制成品科技含量极低,人力资本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作用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产业链和贸易链的最低端。过多关注货币资本,很容易导致唯GDP至上的经济观和官员晋升考核机制,资本侵蚀权力,公共权力异化,寻租和创租现象层出不穷,贪污腐败和垄断交织其中,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扭曲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从长远看,此种形态权力博弈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但社会建设极其滞后,社会民主法治意识极其淡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低水平低层面上。
(三)知识经济时代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各方权力博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围绕着知识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新的经济活动日益占据着重要位置,对知识的学习和创新则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活动,而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要围绕着人展开。知识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那么人力资本就成为最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资本形态。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及其产权在产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和基础地位,其力量远远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力量,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也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此时的人力资本不再受雇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拥有了充分的产权,享有产权的其它权能,以人力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全融合为基础重新构造传统的两权制度安排将成为必然趋势(肖曙光,2009)。工人不仅可以获得工资收入,还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利润分成,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规划中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相反,物质和货币资本产权只对人力资本产权起到了一个手段和工具作用,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是远远不如人力资本产权的。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产权状况直接决定着产业转型升级状况。
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本产权,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自主权力,一切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都是为人力资本服务的。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危害时,劳动者可以凭借自身明晰的产权进行谈判,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凭借着强大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劳资对方则要屈服于人力资本。此时,政府的经济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过分强调货币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是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对人力资本的重视上来,认为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则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人力资本是实现发展的基本形式,经济发展将是集约式发展,发展的动力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政府将不断加大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正是因为人力资本拥有了明晰的产权,在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权力博弈中,才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战胜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成为知识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三、结论和启示
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过渡,货币资本成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资本,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人力资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资本,表面上看,是人类社会不同经济形态的演进,是人类社会逐渐走向高级阶段的过程,但本质上来说,则是围绕着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权力博弈的过程,各种资本权力力量在博弈中此消彼长,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从长远看,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形态的知识经济则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而,全社会的知识管理也要转移到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上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后期,工业化正迅猛发展。但受全球化和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影响,我国也被卷入其中,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相互交织的状态。物质资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各种资本充斥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绕着增值和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进行着激烈而复杂的权力博弈。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