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教育、文化和研发是知识经济的最主要部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则是劳动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劳动者通过对知识和信息的整合为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率将大幅度提高,这不仅表现在为经济增长带来了规模性的扩张,更重要的是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结构性的质量提高。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资本形态。但人力资本不等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大国不一定是人力资本强国,只有劳动者经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才是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期,不光是人力资本占据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力量也十分强大,甚至和人力资本三分天下。围绕着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争夺,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也表现得蠢蠢欲动。这个时候,资本的运动和矛盾更加复杂,权力的博弈也非常激烈。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逐步又低级走向高级化的三个主要阶段,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则是三种社会经济形态下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三种资本分别占据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但并不是说其形态的资本并不重要,现实中,各种不同形态的资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着对权力的争夺和支配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二、不同资本形态下的权力博弈
由农业经济时代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再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相应的资本形态也发生着由物质资本到货币资本、再到人力资本演变的动态过程。但这并不是说,一个经济时代只存在一种资本形态,例如,农业经济时代只有物质资本,其实,各种资本在每个经济时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彼此的力量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资本结构中的分量不同而已。基于这样的视角,在分析各种资本围绕着权力进行博弈时,不仅要考虑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还要综合考虑博弈的多方主体。
(一)农业经济时代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各方权力博弈
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社会总产品还不够丰富,物质资本在总体上是比较缺乏的。但是,在自然界中与生俱来的土地以及依靠土地进行投入产出的农业就成了物质资本的最主要来源。可以说,物质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有着天然的独特优势,是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依靠,是企业资本投入的唯一来源,是政府加强社会经济统治的最主要手段。社会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依赖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多少,而对人的关注和依赖则很不重视。社会经济各方主体围绕着对物质资本的占有和交易,进行着激烈的权力博弈。
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不太重要的位置,围绕着物质资本的权力博弈就集中在统治者和平民之间。由于是土地私有,统治者和平民一样,可以买卖和占有土地。于是,土地收益就成了最重要的收益变量。在博弈中,统治者可以奉公守法,做一个为民服务的清官,也可以贪污腐败,但面临着被处罚的巨大风险。事实上,为民服务的清官到最后获得的名义收入是微不足道的,于是,大多数都转向了贪污腐败,大肆买卖土地,以奠定升官发财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平民百姓可以守法纳税,做一个听话的好臣民,也可以反抗起义、逃跑和自杀,做一个叛逆的刁民。事实上,守法纳税的臣民往往到最后是民不聊生,不堪痛苦,主要是因为农业经济受自然力影响太大,加上农业技术很不发达,统治者就会凭借国家机器对平民征收超额税负,到最后大量平民被迫走上反抗起义的道路,大量占有土地,到最后掌握国家政权。可以说,在整个农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博弈的结果是统治者一直都处于强势地位,平民则处于弱势地位,国家对物质资本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社会物质财富虽有所增长,但人的发展和进步却远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二)工业经济时代以货币资本为主导的各方权力博弈
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整个社会的资本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工业革命首先催生了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革命,对物质资本的需求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加强和深化,以货币资本为主导的虚拟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物质资本产生的影响,于是,货币资本也就成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资本形态。另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逐渐渗透到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产业中去,日益成为整个社会资本的重要一极。
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三种并存,但以货币资本为主导。经过农业经济时代漫长时期和工业经济时代一段时期的积累,物质资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基础地位相当牢固,但这些巨额的物质资本最终都会反映在虚拟形态的货币资本上,以货币资本来衡量物质资本价值,不仅体现了货币资本的优越性,也越发凸显出货币资本的重要性。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