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石油供应风险成因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四川石油管理局前身为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重庆办事处,始建于 1950 年 7 月, 在四川盆地有 50 多年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历史。1958 年 6 月,正式定名为四川石油管理局。

1999 年 9 月,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改制的部署,将采油采气、油气集输及储 运、炼油化工、油气产品销售、勘探开发规划研究等业务剥离重组为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管 理局主营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机械制造和油气合作开发,是享有独立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 经济合作业务权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该局目前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是国际地球物理承包商协会成员和国家测绘局认证的“甲级测绘单位”、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成员,具有国家化工 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钻井工程方面:在深井和超深井、定向井、控制和处理高压

油气井井喷等技术方面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欠平衡钻井、气体钻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油

建施工方面:在天然气集输、净化处理厂建设,山区、高原、沙漠、沼泽等恶劣地形、地质 环境的地面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和作业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2]在新时期,党和国家 领导人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寄予了殷切希望。在四川盆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 基地,年产量超过 100 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2008 年的业绩突出,市场结构明显优化,规模进一步扩大;改革与管理双推进,专业化重组成果进一步巩固。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石油勘探开发、销售及其炼油化工生产。现有矿(厂)、科研院(所)17 个,员工 2.16 万人,资 产总值 200 多亿元,年销售收入 60 多亿元。勘探领域包括四川盆地、西昌盆地,面积 14 万多平方公里。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拥有重庆、蜀南、川西北、川东北四个气区和川中油气区,可供开发的天然气田 100 个、油田 13 个,现有剩余可采储量 2400 亿立方米,初 步建立起了良性循环的资源储量序列。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经营管理着连接四川、重庆主要城市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网近万公里,以及为满足长输需要的集配气站、增压站

500 余座,天然气净化厂 7 座。生产的天然气输往川、渝、云、贵等四省市,在化肥、化工、冶金、机械、电子、军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四川、重庆 70%以上的重点工业企 业和 200 余万户居民在使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生产的天然气。天然气在四川省、重庆市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占 14%左右。“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实现向湖北、湖南地区输送天然气的历史性突破;继续保持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全国天然气行业生产、销售领域的重要地位。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设立的成品油销售直 属分支机构,主要从事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经营业务,其前身是四川省石油公司,成立于 1952 年 8 月。目前,公司下设 20 个市州公司,现有员工 15000 余人,公司资产总额 34 亿元,拥 有在用油库 27 座,总库容 70 万立方米,加油站近 1500 座,年销售成品油 350 万吨。公司 始终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和“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 管理理念,全面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开拓市场,经营规模持续扩大,销售网络快速扩张,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企业步 入了持续有效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有效保障了四川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脊梁’国有企业 500 强”、“AAA 级守法诚信单位”、“合法权益保护单位”、“四川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西南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南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开发销售的油田企 业。西南分公司的前身是为发现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家地质

勘查功勋队伍。西南分公司目前拥有油气勘查区块 12 个,开采区块 5 个,探采矿区块合计面积约1.4 万平方公里,拥有天然气总资源量 6 万亿立方以上。截止 2006 年底西南分公司 在四川盆地合计拥有三级地质储量折合油当量 59074.6万吨。在四川盆地西部陆相地层开发 了新场、合兴场、孝泉、马井、洛带、新都、东泰等一批大中型气田,在川东北、川北海相 地层发现了一批勘探开发前景良好、可望成为油气生产接续阵地的油气田和大型含油气构

造。2006 年,西南分公司生产天然气 22 亿立方米。现有输(配)气站 310 座,各类天然气

集输管道累计达 3000 余公里,形成了系统性相对较强、独立的天然气产、供、销集输网络。在四川西部地区已建成具有比较完善的天然气市场消费体系,天然气市场主要分布在以成都、德阳、绵阳为主的川西和川北地区。“十一五”期间,西南分公司坚持“管理、创新、和 谐、发展”的工作方针,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推进百亿气田建设。

从四川石油企业自身看,发展状况良好,但四川的地质构造决定了四川属于贫油省,石

油资源储量很小,油、气资源以天然气为主,年产石油仅 15 万吨左右,石油及成品油自给 率非常低。事实上,四川消费的油品主要是成品油,直接使用石油较少,而且 90%以上的 成品油是通过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销售公司从省外购进的国产成品油。

3.2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四川石油供应风险

四川省是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大以来,四川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努力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四川省目前人均 GDP 已超过 1000 美元。[3]第二产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占主体地位。随着第一、三产业比重继续降低,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2006 年,四川省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强省战略,全省经济呈现“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运行 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完成生产总值 8637.8 亿元, 增长 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20%,第三产业增 加值增长 11.6%。四川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位次从第 12 位上升到第 9 位,第二产业 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2001 年的 36.6%上升到 2006 年的 43.7%,5 年提高了 7.1 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比重由 2001 年的 29.2%上升到 2006 年的 36.4%,5 年提高了 7.2 个百分点。[4] 近几年,四川省推行工业强省战略,工业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四川工业企业中,冶 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中国第二重型装备厂、东方电机、 东方汽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成都电器、攀枝花钢 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 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也相应建立。2007 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07 年四川省生产总值 10505.3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4.2%,增速比上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92.1 亿元,增长 4.4%;第二产业增加值 4595.5 亿元,增长 19.1%;第三产业增加值 3817.7 亿元,增长 13.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
下一篇论文:实施 “三化”精细管理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