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_小论文

时间:2013-06-27  作者:亢晓龙,史帆

论文导读::那么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的出口结构到底有哪些问题?。
论文关键词:课堂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引言

《高中语文堂新课程标准》指出: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课堂合作学习势在必行。但是在课堂合作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意识薄弱及对课堂合作学习调控不当。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态度、技能和技巧。本文作者通过分析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

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不同的学习方式造成不同的学习结果。《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2为改变学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小论文,特别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1.1合作学习的概念

有关合作学习的概念表述不一,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合作学习概念的表述:

(l)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LearningCenter)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2)英国著名教育学者赖特(Lgiht,P.H.)和以色列著名教育学者、合作学习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梅瓦里克(Mvearech,2.R.)女士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3)美国教育学者嘎斯基(Guskye,T.R.)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如下描述: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一6人组成的异质团体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3]

(4)我国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认为: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4]

1.2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小论文,以小组目标达成标准,以小组整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5]

1.3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4-8人合作学习小组中,互助合作、分工互赖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然后通过测验或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和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给予及时评价、奖励的一种学习方法。它通过各种机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获得知识,发展技能,提高各方面素质,培养情感。

2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应用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意识薄弱

高中语文课里有些内容本来需要课堂合作学习才能达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高中语文课中《雷雨》一课,可以分组将课文中比较精彩的一段演成话剧,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主人公,更加透彻的理解全文。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紧,许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忽略了课堂合作学习,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加之语文课与其他理科相比相对简单,所以一些老师更加疏忽课堂合作学习的应用,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听课,造成高中语文课教学一度低迷。

2.2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角色定位不当

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的不当角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仲裁者。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归根结底是老师在安排流程,控制课堂合作学习的进度,教师用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或者程序,把学生引导到自己设计的框架内,合作学习中的学生自主性和主体地位被忽略了。这是在课堂合作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二是教师成为旁观者。教师只布置任务小论文,让学生自己安排活动,也不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不巡视课堂。导致学生从心里生就不重视这项活动,这样的教学结果肯定是失败的。

2.3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都比较差,对合作学习没有树立一个端正的态度。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技能和技巧是关键因素。而在学校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以取得好成绩为目地,相互间学习竞争很强烈,虽然竞争可以促使学生学习,但是过度的竞争就会拉远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很难与人合作、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合作学习就很难展开,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比较欠缺。

2.4分组不合理

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征、能力倾向、学业水平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分组是否合理关系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成败。

3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策略

3.1培养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意识

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根本上改变,教师不再仅仅是“工作者”,教师还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是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学习其他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效果较好的,多交流,多合作,博采众长小论文,取长补短。再次教师发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充分显示课堂合作学习的作用。

3.2准确定位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并适时介入引导和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教师要清晰地告诉学生学习的任务是什么,如何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有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的特点,确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好合作学习的目标,并且目标的表述要清晰。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愉快的心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1)问题探究法、启发鼓励发.例如在上作文课时,课堂上讲练结合,对同一作文题目,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有关写作思路与意图,发散思维,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交流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然后让学生课后完成作文,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2)自主合作、小组竞争。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组织若干学生团体进行合作学习,如举行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在小组合作与竞争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争论小论文,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3.3提高学生的课堂合作学习态度、技能和技巧

首先教师要从思想意识方面为合作学习开通道路,让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之后,在要求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多为他人着想、集体着想,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例如在讲高中语文课文言文时,对某一篇篇幅较长、内容相对简单的一课。教师可把全班同学按前后桌4个同学分为一组,分成若干组。小组成员讨论翻译,把问题集中起来,最终提问,集中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学生课堂合作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每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在翻译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就会倾听其他人的答案,当意见不统一时,经过适当的讨论,还没有得出最终答案,可以请求老师帮助。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不依赖于教师和其他同学,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4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7],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可竞争性小论文,结合班级和学科的具体特点,可以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项目为基础的小组合作学习。

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平时的座次,将座位临近的学生组成学生小组,每组一般4人左右。这种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且基本具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

划分小组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按这种划分方法主要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一四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次。这种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可以是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高效率的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结束语

依据课堂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 不断地解决课堂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良好,能充分将课堂合作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在语文课堂中应用课堂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增进同学间的友爱,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参考文献
[1][2]http://wenku.baidu.com/view/6b3a7e38376baf1ffc4fadf2.html.
[3][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7.1:4-5,9-10.
[5]马兰.合作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4-5.
[6]秦燕妮.课堂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08(12):113-114.
[7]周耀威.简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12:2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视觉艺术设计_视觉美感
下一篇论文: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_审美意识-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最新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