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4 氨氮去除率变化曲线
Fig.4 Vari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removal
生物膜上生长的微生物的降解;(2)由于进入好氧段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好氧沸石生物膜生长较慢,生物膜上吸附生长的微生物数量较少,硝化菌也较少,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生物膜渐渐培养成熟,生物膜上生长的硝化菌数量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厌氧陶粒生物床的氨氮的去除率增长较缓慢,十天左右后,氨氮去除效果相对稳定,基本可以保持在40%以上的去除率,在好氧段经过缓慢的增长后可达到较好的氨氮去除效果,总体水平可达90%左右,这可能是陶粒生物膜上的硝化菌生长得比好氧陶粒生物膜稳定的原因。厌氧污泥生物床的氨氮去除率相对较低,且处理效果不稳定,大部分的氨氮要在好氧段才能去除,总的去除率在60%左右。
2.3 总磷(TP)去除规律
如图5所示,厌氧沸石生物床培养至第十二天开始有除磷功能,并伴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总磷去除可达35%,好氧沸石生物床除磷效果增长较快,且可以基本保持在40%左右。整个厌氧-好氧流程的总磷处理效果较好,总磷去除率在70%左右。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1)及较低的有机物浓度有利于除磷菌的生长繁殖,又由于沸石表面对氨氮的“自我硝化”为脱氮除磷菌提供了较充足的
 
图 5 总磷浓度的变化趋势
Fig.5 Variation trend of TP concentration
电子受体,使得厌氧沸石生物膜的除磷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2)由于进入好氧段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好氧沸石生物膜生长较慢,生物膜上吸附生长的微生物数量较少,有利于好氧除磷菌的生长,生物膜渐渐培养成熟,除磷功能也趋于稳定。厌氧陶粒生物床在的氨氮的去除率增长较缓慢,十六天后,开始有除磷效果,总磷去除效果相对稳定,基本可以保持在20%左右的去除率,好氧陶粒生物床经过缓慢的增长后可达到较好的总磷去除效果,总体水平可达70%左右,这可能是陶粒生物膜上的除磷菌相对较少,而好氧陶粒生物膜上的除磷菌生长相对较好的原因。厌氧污泥生物床的总磷去除效果不明显,大部分的总磷要在好氧段才能去除,但总的去除率较低,只有40%左右。
2.4 生物膜的生长情况
如图6所示生物膜,在沸石生物床中,厌氧沸石生物膜与好氧沸石生物膜的生长速度较快,且生物膜量的增长趋势非常接近,稳定期的生物膜量可维持在8mg/g左右。表明沸石生物膜附着稳定,生物膜量稳定也表明生物膜不易老化,床层填料不易板结,且具有稳定的处理功能,适合长期运行免费论文网。陶粒生物床中,厌氧陶粒生物膜与好氧陶粒生物膜的生长呈不稳定的趋势,生物膜量有一定的波动,这表明陶粒表面生长的生物膜附着性较差,容易脱落,长时间运行,床层填料容易出现板结,要实现稳定运行可能比较难。
图 6 生物膜量变化曲线
Fig.6 Variation of the amount of biomembrane
镜检结果表明,厌氧沸石生物床和厌氧陶粒生物床中的微生物主要有表壳虫、扭头虫、刀刀口虫及弯豆形虫等,厌氧污泥生物床中的微生物以表壳虫为主,游泳型纤毛虫等较少出现;好氧沸石生物床和好氧陶粒生物床中的生物相比较丰富,微生物主要有弯豆形虫、盾纤虫、沟钟虫及猪吻轮虫等,好氧污泥生物床中的微生物以盾纤虫为主,钟虫和轮虫等较少。
3 结论与建议
(1)厌氧:厌氧沸石生物床的CODCr去除率可稳定在60%左右,由于沸石的“自我硝化”作用,氨氮去除率可保持在40%左右,培养至第十二天开始有除磷功能,并伴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总磷去除可达35%;陶粒生物床的CODCr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增长较缓慢,氨氮去除率基本在40%以上,对总磷具有20%左右的去除效果;污泥生物床对CODCr、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相对较低,且处理效果不稳定。
(2)好氧:由于进入好氧段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好氧沸石生物床主要去除的是氮磷,CODCr、的去除率在30%左右,氨氮的去除率在40%以上,总磷的去除率约40%;好氧陶粒生物床的CODCr去除率波动稍大,在40%左右,氨氮去除效果相对稳定在40%以上的去除率,十六天后,开始有除磷效果,总磷的去除率稳定在20%左右;好氧污泥生物床的CODCr的去除率约40%,氨氮去除率约40%,总磷去除率较低生物膜,在20%~30%之间。
(3)沸石生物床在整个厌氧-好氧流程对CODCr、氨氮及总磷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90%左右,总磷去除率在70%左右;陶粒生物床总体去除效果,CODCr约60%,氨氮去除率可达90%左右,总磷去除率在70%左右;污泥生物床总的处理效果为,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在60%左右,总磷的去除率较低,只有40%左右。
(4)在生物膜的生长方面,在沸石生物床中,沸石生物膜可稳定在8mg/g左右,沸石生物膜附着稳定且不易脱落,不易板结,且具有稳定的处理功能,适合长期运行,陶粒生物膜量有一定的波动,生物膜附着性较差,容易脱落,不适宜长时间运行。
(5)本次试验表明厌氧/好氧填料生物床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是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尤其是沸石生物床,不但可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脱氮除磷功能也很好,且生物膜生长稳定,是很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水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月芳,宋存义,汪翠萍.沸石复合填料生物流化床在污水处理中的试验[J]. 中国环境科学,2006,26(4): 432-435
[2]邓征宇,杨春平,曾光明,等.两阶段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4(8):1714-1718
[3]王振,袁林江,刘爽.A/A系统反硝化除磷的强化及其稳定性研究[J].环境科学,2009,30(10):2975-2980
[4]叶志平,于凤娥,何国伟.天然沸石处理富营养化水的生物基作用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85-88
[5]张耀斌,邢亚彬,荆彦文,等.厌氧-缺氧下反硝化除磷对低碳污水的处理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2010,31(10):2361-2365
[6]陈永志,彭永臻,王建华,等.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J]. 环境科学学报,2010, 30(10):1957-1963
[7]Min Woo Lee, Jong Moon Park. One-dimensional mixed-culturebiofilm model considering different space occupancies of particulate components[J].Water Research, 2007,41(19): 4317-4328
[8]孙延格,王素兰,邢传宏.新型厌氧反应器启动运行试验[J]. 环境工程,2010,28(3):1-4
[9]方俊华,何强,徐建斌,等.厌氧-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试验[J].环境工程,2006,24(5):23-27
[10]司马卫平,何强.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J]. 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3):15-17
[11]张晟瑀,林学钰,周兰影,等.沸石联合微生物固定化去除微污染水体中氨氮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 31(4):14~19
[12]吴志超,黄友谊,陈和谦,等.沸石颗粒在污泥絮体中的形态及其对污泥泥水分离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3):177~181
02004);广州市番禺科技攻关引导计划项目(2009-Z-59-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