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保人来说,保险是通过建立专门用途的后备基金,用于由于风险不确定性而带来经济损失或为社会安定发展作物质准备的一种经济形式。而且,低碳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国家也会有相关的扶持政策。故,保险创新能够降低投保人在低碳生活中的以及接受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不确定性,使投保人效用最大化,所以投保人的效用函数为正,即, 。
(二)行为创新
保险公司的行为创新主要包括业务合作创新和品种创新。同样,根据制度变迁等理论,运用成本收益方法,探究在低碳经济下,保险创新中行为创新各利益集团的效用函数。
在各利益集团的效用函数中,国家政府的效用函数和投保人的效用函数与各自在主体创新时的效用函数的符号一致,均为正,即, , 。
同样,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 主要由进行主体创新的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 、未进行主体创新的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 以及保险中介的效用函数 组成;保险中介的效用函数 主要分为货币收益方面 和非货币收益方面 。故,


在保险公司效用函数的构成中,保险中介在货币收益方面和进行主体创新时一样,既可能增加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故,其 大小无法确定。而在非货币收益方面,各保险中介均无需承担行为创新的“变迁成本”,所以其可能在晋升、社会声誉等方面获得很大的收益,即, , , 。虽然保险中介在货币收益方面的效用函数大小无法确定,但是考虑到中国2008年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且仅2008年第四季度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万人。所以就整体而言,保险中介的效用函数大于零,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收益法,若保险公司采取的是保险品种创新,该保险公司可依托低碳经济的“碳市场”、CDM等进行一系列的保险品种创新,如探讨是否给予无排碳义务却购买碳交易量的机构开发保险产品,甚至可以运用保费、年金进入碳交易的期货、期权市场或进行风险投资,虽然该过程会增加一定的“创新成本”, ,但增加的“收益” 远大于 ,故,此时的效用函数为正, ;若保险公司进行的是业务合作创新,由于传统的保险业注重的是风险的客观规避,而银行业强调的是风险可控下的融资交易,其进行业务合作,可在更低的风险下进行资金的运作,进入低碳经济的国际碳交易市场,如提供碳交易中介服务、开发像低碳项目贷款等相关环境金融创新产品的保险产品等等,所以行为创新的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为正, 。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保险创新的保护期仅半年,而部分试点区也仅仅只有1年的保护期,这就导致进行行为创新的保险公司的品种和业务合作等被其他保险公司模仿和复制,进而出现大量保单同质化,从而造成保险公司的巨大损失, 。故,此时行为创新保险公司的总效用函数 大小无法判定。
由于保险创新的保护期较短,起初未进行行为创新的保险公司可对完成保险创新的保险公司进行较大程度的模仿和复制,而模仿和复制的成本比创新成本低很多, ,且公司能在较短的时间与起初进行保险创新的公司达到同一收益水平,与自身未进行保险创新之前的收益相比,其收益有一定的增加,故,未进行主体创新的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 的符号为正。
综合来看,撇开保险中介,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 为正,因为由于模仿复制造成的的损失 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在保险行业内部消化掉,而剩下的部分以“交易费用”的形式纳入成本中。但是缺乏系统可行的保险创新的保护政策,各保险公司的创新积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 中的进行保险创新的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的大小是无法确定的,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保险创新的保护期过于短,保险公司内部体系以及其本身创新不足,但是从整体来看,保险创新的总效用函数是大于零的,易于制度变迁的发生。可见保险创新是保险公司在低碳经济下的发展的最优路径。且保险创新不仅仅能使我国保险公司增加保险品种和业务量,还能改善保险公司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占有率与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地位不符的尴尬状况,更有利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保险创新,该制度变迁是有益的。
三、保险创新的路径和面临困难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向保险公司承保是分散风险或不确定性的主要途径,可是我国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且仍只是新兴市场,相关的金融制度安排尚无法有效系统的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保险创新的路径和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政策层面、公司层面和产品层面。
(一) 政府尚未建立相关政策扶持机制
建立相关政策扶持保险创新机制不是因为保险公司在低碳经济下无法进行保险创新,也不是保险创新本身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果,如降低低碳经济发展的不确定等,而是试图通过保险创新来扶持更有创新能力、更活跃的保险机构。尽管我国保险业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且其行业总资产截止至2008年底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但其仍呈现出保险创新不足的特点,其很大原因是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的政策扶持机制,尤其是保险创新的产权保护机制。
(二) 公司尚未构建相应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但其保险创新仍处于“就事论事”的形式,未形成科学的创新机制,且创新动力不足,其很大程度的原因是保险公司为构建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其一,保险创新成功是公司团队整体努力的结果,虽然技术人员的贡献较大,但是片面的激励机制主要只激励技术人员等,容易导致信息传导渠道不顺,对市场缺乏了解,不能灵活的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创新;其二,创新本身就蕴涵着风险,特别是创新的失败将给创新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果没有一定的风险补偿,创新者宁愿放弃创新,以规避创新可能失败的潜在风险。
(三) 保险产品尚未系统的与其他金融产品合作,形成融、投、保的联合
西方一些发达的保险市场,基本上是投保人有需求,保险公司就开发所需要的产品,而我国现有的保险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在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就未能系统的与其他金融产品合作开发一些新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保险产品,如分散偏向环境相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风险的保险产品、环境治理的相关投资基金、降低大型低碳项目贷款风险的保险产品等等。此外,保险更应在与其他金融产品合作之后,形成融、投、保的联合,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保险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在制度层面上构建相应的扶持机制
发展保险行业必须在制度层面上构建相应的扶持机制,推动相关金融理念的建立及保护相关创新产权。政府在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标准时,应考虑金融方面的因素,且不能局限在现有的体系内,应鼓励保险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增强捕捉低碳经济下的商业机会的积极性。其中,尤其是应完善保险创新的相关保护机制,因为创新极易被模仿和复制,开辟的新领域往往被其他主体迅速跟进而引发恶性竞争,严重损害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