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论文

变态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及矫正对策_德育论文

时间:2011-07-0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变态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及矫正对策,德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变态心理,矫正对策

 

当前中学生的心因性疾病日益增多,他们在心理、情绪、精神和行为上都有反常的表现,这些心理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各种能力。使其不适应学习和工作,对自己和社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变态心理倾向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精神、情感、认知、意志、态度、人格特征等方面。常见的有精神抑郁、情感失调、交往障碍、人格异常、癔病倾向……从中学生心理异常的情况说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除应提高物质生活的质量外,还应提高精神、心理生活的质量,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节奏。

一、变态心理倾向产生的原因

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疾病也不例外,它既与个人的心理素质、生活经历、人格特质、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环境因素有关。

带有变态心理倾向的学生,一般来说,都是心理素质、心理功能和心理自卫机制较差的学生,有心灵上的创伤。在童年、少年时代受到过较强的心理刺激,长期的不安、抑郁和焦虑而使心理应激适应不良。个人生活道路的坎坷不平,遇到过较多的挫折,早期不良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造成性格变态导致心理失常;也有的由于一贯生活优裕、娇生惯养而受不了挫折,有人格缺陷偏离,其大脑的边缘系统可能发育不健全或有某种缺陷,从而造成病态心理。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大进展说明,变态心理和精神疾病是有遗传性的,家庭中病态人格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比。可见,个人的心理素质差,接受矛盾、冲突的能力低,躯体健康和心理状况不良,是造成心理疾病的内在原因。

从外在环境因素来说德育论文德育论文,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造成病态心理的最重要因素。有的家庭,家长无原则地迁就、宠爱、娇惯、颂扬孩子,家庭生活以他为中心;有的家,教育形式恶劣,父母态度专制蛮横,时常毒打、辱骂孩子,使孩子由屈从强力进而信奉强力;有的家庭,使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干涉性、分歧性或独爱性态度的影响,经常处于兴奋冲动的生活方式中而无所适从,缺乏主见;有的家庭,生活方式十分单调,思想闭塞,人际来往很少,使孩子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情绪长期受到压抑,喜怒忧伤无法发泄;有的家庭,父母生活习惯不良,沉溺于有害的娱乐活动之中,没有一点文化气息,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生活和教育的不合理,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日益失常,造成不良后果。

学校教育的失误对异常心理的产生也有重大作用。某些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不愉快,学习方法死板,只知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思维上呈单向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的知识丰富、信息也多、视野也宽,但缺少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对挫折的忍受力,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呈下降趋势,遇挫折时惊慌失措,而对激烈的竞争连尝试的勇气和信念都没有。学校教育的重点不是放在“素质教育”上,而是放在“应试教育”上,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和其它有形或无形的压力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制约作用。这种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关系,由于人们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生活、成长和成熟起来的,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个人特定的人格、内在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因此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否正常,是与人的社会文化关系息息相关的。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每一个人的适应能力的特殊性,会出现个别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状况,因此导致心理的异常。造成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原因还有来自社会生活的大大小小的、急剧或缓慢的变动,即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社会生活事件对于个体的发展或变异具有明显的意义,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制约着心理异常表现的内容,而且也影响到心理异常的表现方式。这些因素对处于成长的未成年人的中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说:心理变态倾向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主体的主观内部和客观现实中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外部状态的相互作用。环境变化的程度、主体对变化的敏感性或适应水平是心理异常产生的内外原因。

二、变态心理倾向的矫治对策

因变态心理倾向的产生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矫治也不是一种方法就能奏效的,但可以提出大致的对策。

首先德育论文德育论文,防病重于治病。对变态心理应着重预防,以降低发病率,预防的方法主要有:

1、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论文格式模板发表论文。对客观世界的矛盾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反应,要理解某些矛盾刺激的不可避免性和合理性,从而勇敢地承受刺激。要教育学生抛弃利己主义的人生观,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要教育学生胸怀宽广,与人为善,努力学习,精神快乐,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要教育学生全面地看问题,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对人对事要一分为二,正确地认识、对待自己和别人。

2教育学生自我排解心理难题。对个人生活中遇到的变故,要有正确的看法,要想得通,不能钻牛角尖。要恬淡一些,对事物反应要适度,在严峻的社会生活竞争面前保持心理平衡,不能自惭、自责、自卑,要有敢于竞争的勇气。要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性,建立适当的心理防范机制。要知道长久的精神压抑得不到宣泄,会对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应当向老师或同学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或苦衷。

3、教育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因为做人是成才的基础”。努力成为一个关心他人的人,能承受困难与挫折、勇于进取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的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热爱祖国、有一颗中国心的人,品格高尚、心理素质强的人。

4、教育学生努力提高文化修养,发展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积极参加各种美术、书法、摄影、音乐等活动,引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主要内容有:

1、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青年学生的内心生活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之中,要注意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注意心理卫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乐观的技术和稳定的、愉快的心境。

2、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学生应学会谦虚谨慎、沉重稳重、凡是三思而后行的品质,勇于、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对待自己;敢于面对现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用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尊重他人的精神,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3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了解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自暴自弃;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防止情绪过度德育论文德育论文,学会自我宣泄和代偿迁移;学会用幽默的语言去消除紧张,平息愤怒,使自己和别人都变得轻松起来;学会活泼、开朗、热情的性格,在生活中充满激情和活力,陶冶高尚情操。

再次,对病态心理要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有:

1、进行心理普查,掌握学生心理情况。人的心理活动是“发之于中而形之于外”的,对此要仔细观察,见微知著,及时掌握不正常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作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及时教育纠正,以免产生连动效应,影响其他学生。

2、关心、体贴和同情病态学生,给他们以温暖。发动同学帮助他消除、化解心理矛盾和精神压力,体现出群体的爱。教师要努力与此类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信赖。对学生要有耐心,既热情又诚恳地同他谈心,注意采用启发和暗示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自觉性。讲究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消除对抗心理,扫除心理障碍。

3、心病还要心药治。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方法,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防治疾病以致改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是应用语言的手段进行的。所有教师都应该努力学习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培养自己的心理咨询能力,矫正变态心灵的花朵,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_小论文
下一篇论文:高职院校“大思政”模式初探_思政教育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德育论文
最新德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