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领导重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各高校领导要加大对档案工作的监督、调控的力度,重视档案队伍的建设,明确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专职人员管理毕业生档案,档案管理人员都要经过业务知识和专业素质的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对在岗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在品德、业务、技能方面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相应的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对制度的执行要进行检查,做到奖惩分明。工作人员不但要懂得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要掌握处理电子文件、计算机操作、数据库管理和网络管理等技能。由校领导牵头不定期检查档案管理工作,考查管理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开拓型、复合型、应用型档案管理员,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
3、增强毕业生档案意识。对高校毕业生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从抓思想入手,通过开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使他们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树立起档案的信息观、价值观。档案的存在是社会文明的产物,个人档案是一个人成长发展各个阶段情况的真实记载。从中国国情看,档案对个人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毕业生档案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我们现在不但不能否定它,而且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其重要性。在人的一生中,档案随时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即使它暂时成为“死档”,有朝一日也会因为对它的需要而使它“复活”。如果不重视档案,不妥善处理个人档案,将来受影响的还是当事人本身。对于高校毕业生,没有了档案不但工龄少算,而且将要面对的工作流动、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及出国学习、深造等都要受到某种影响。
4、加强档案转递过程中的管理。实行毕业生档案全国联网查询,考虑到毕业生流动性大、分布广的特点,在档案管理上,应发挥网络优势,凭借网络平台,建立毕业生网站和毕业生联系邮箱,将不属于个人隐私的档案内容上网,对需要保密档案文件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使其成为难以直接识别的数据,对允许阅读的用户,当身份鉴别确认后方可进行解密处理读出相应的数据。有关单位可以通过密码上网查询并利用,实行异地信息、档案的交流、查询,减少毕业生在学校、工作单位、人才市场多次往返奔跑,在大量纸质档案中翻阅查找的麻烦,使查询变得快捷、准确,使毕业生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方便。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人才业绩跟踪系统,查询系统可设置条件查询和模糊条件查询,查询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选择浏览方式,实行IC卡形式储存个人基本资料, 可以由个人持有,使用人单位查询个人资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一地点、任一时间将IC卡插入人事部门的电脑专用系统,利用密码就可以查阅到其档案的一切记录,网络化管理将使档案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开发,大大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减少转递过程中意想不到的 麻烦发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