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由“N(施事)+在+L+上+发现了+N(受事)”结构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6-08-10  作者:郑小敏
但是,基于一个句子,即使有理解上的差别,即其一问题,可是仍然有一个理解优先度的问题,比如:我在飞机上发现了他。一般人会首先理解为我在飞机上发现了他也在飞机上,却不会理解为我在飞机上发现了其他地方的他。这是为什么呢?
陈忠(2008):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语言规则所面临的适用对象不可能整齐划一,总是有一定的差异,在某些特征上参差不齐。因此,某条规则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是适用对象的差异,使得同一规则在不同对象身上起作用的强弱大小有所不同,所以造成表面看起来似乎规则出现例外的假象。”其实,不但语言规则因适用对象不同,使得其在不同对象身上起作用的强弱大小有所不同,词语也是有同样规律的。本文所讨论的“发现”这个词,就与视线范围有关。事物在发现范围之内都可以与“发现”搭配使用,但是“发现”的视线范围是一个连续而渐变的区域,它是一个由清晰到模糊的区域范围。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是清晰范围内的事物,也就是说在清晰范围内出现的事物优先进入人的视线,也优先进入人的意识中;而处于模糊范围内的事物则稍后进入人的意识中。
六 结语
因为“发现”具有[+有生命][+视线范围][+自控]的语义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把“N(施事)+在+L+上+发现了+N(受事)”这个句式中的是N(施事)从人扩大到动物,这样以上的分析依然有效,即“N(施事)+在+L+上+发现了+N(受事)”这个句式是有歧义的,发生歧义的原因有:第一,N(施事)和N(受事)的活动范围与L的范围关系,只要N(施事)和N(受事)有一者能在L上活动,就可以进入该句式;第二,N(受事)及其活动必须处于N(施事)的视线范围内。另外,由于人的认知不同,其一进入人意识的优先度也有差别。
参考文献
1 朱德熙 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 《中国语文》 1980年第2期
2 施关淦 关于“在+NP+V+N”句式的分化问题 《中国语文》 1980年第6期
3 邵敬敏 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的分化和变换的若干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年第3期
4 廖秋忠 空间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 《中国语文》 1989年第1期
5 崔希亮 《语言理解与认知》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 陆俭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7 陈忠 “V完了”和“V好了”的替换条件及其理据——兼谈“终结图示”的调控和补偿机制 《中国语文》 2008年第二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欧美日翻译质量管理及其对我国翻译界的启示
下一篇论文:基于翻译“目的论”的中国古典戏曲英译—以元曲《单刀会》为例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